商周时期人们衣服的基本形制是上衣下裳。穿在上身的称为衣穿在下身的称为裳。裳其实是围裙掩住下体,在裳的里面人们腿上只穿着两只今天像袖套一样的裤子,没有裤裆也没有裤腰,只用带子连接系在腰上叫“胫衣”。之所以得此名是因当时裤子滑哪只遮住胫部而膝盖以上部位则完全赤裸。为了隐藏这种不雅,们通常在腰部加一条类似围裙的服饰。
为了保暖腿上会穿“胫衣”,但一没裤腰二没裆,就是两个布筒套在腿上。因为这样的穿着,跪坐会把裳压住,而箕踞而坐两腿向前叉开,下半截又没有裤裆挡着,会是什么景象都想象的出来。无论哪种文明无论哪个时代,把生殖器官裸露在对方面前都不是什么礼貌的事情,即使到了战国之后为了骑马而有了有裆的裤子,长久沿袭下来的礼仪也会让人认为箕踞而坐是不礼貌的行为。
虽然衣、裳二者并用,但是若身体活动幅度过大,仍是有露出下体的危险。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古人在行、坐、卧、跪等行为中都非常讲究礼节。
“胫衣”可以遮住小腿,但是还是比较容易走光的,所以古人要求,哪怕是在干活的时候(《礼记》中有“劳毋袒,暑毋褰裳”的说法),也不能掀起裙子。
裤子一直到战国以后才得到改善才出现,既“穷绔”。 不但上达于股而且上连于腰,并在
两股之间连缀一档,裆不缝合用带系缚,也因而形成开档造型的裤子,这是连裆裤的最初发明。不过上流社会的人们并不喜欢,这样的装束只有社会的底层劳动人民才穿。
再有古人是跪坐的,最恭敬的是直身而跪,比如说向尊者讲话或者敬酒的时候,平时是坐在自己的脚上的,而箕踞而坐就是两脚张开像个簸箕一样做下,庄子的老婆去世他就是箕踞鼓盆而歌还被惠施说了一顿。个人考虑无礼的原因一是不按礼法,二来是不好看吧(样子太拽了?)再者与人交谈也显得太随便了。
汉代时,贵族发明了用丝绸做的“胫衣”,也就是“纨绔”(绔同裤,纨绔子弟就指贵族或有钱人家的子弟),在上流社会风靡一时。但这个东西对隐私的保护还是不好,所以汉代男子吃饭时候都要跪着(当时椅子也没发明察让闷)。
东汉末年新型的裤子开始流行,它以宽敞为主,两只裤管做得特别肥大,此而得名“大口 裤”,与其匹配的紧身小上衣则叫败弯褶。二者搭配穿着则名“褶”
,究其来源它与胡服不无关系。到了汉末成为男女通用的便服和常服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