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对今天的教育有什么启发?

理智和常识告诉人们,正常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都不会将“掐尖”作为一种招生方式。大教育家孔子,就更不会这样做。然而,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都有哪些内涵和启示意义呢?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对今天的教育有什么启发?

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字仲尼,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泗水县),后迁居曲阜。他来自于社会底层,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约在三十岁时开始从事教育活动,相传弟子三千,成名者七十有二人。他开创私学,建立儒家学派,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勃兴,开辟了道路。成为举世闻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第一 、孔子教育的对象冲破了奴隶主贵族子弟才能受教育的禁区,受到了下层人民的欢迎。在孔子的学生中,不仅有没落的贵族子弟和新兴地主阶级的子弟,而且还有工商业者的子弟,亦有农人之子,他的著名的大弟子子贡、子路都是“鄙人”,链段孟子曾赞孔子对学生是“往者不追,来者不距(拒)”。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对今天的教育有什么启发?

第二、在教学方法上,孔子首先注重启发教学。提倡“举一反三”,要求学生积极思维。这不仅注意了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进行启发,并且要求学生在启发后自己独立思考。孔子的教学改革,不仅注重教书过程的方法,而且还注意到了教者的教学态度,孔子之所以被后人所推崇,这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第三、孔子在教育改革中提出的另一个重要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他重视了解学生的个性,对自己教过的学生的个性和优缺点有比较深的了解。核银如他曾说子路有治兵之才,冉求有做邑宰之才,公西华有外交之才。他对学生提问,即使是同一个问题,也要根据学生的状况给予回答,决不雷同。这样使学生虽出自同师们,有的长于“德行”,有的长于“语言”,有的长于“政事”,也有擅长“文学”的。事实上,当代教学方法也正在日夜重视个体差异,寻求使学生发挥特长的培养道路。

第四、孔子还特别重视教师的以身作则,即“身教”。孔子主张,一个人能正己才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巜论语•子路》),对学生要给予爱护。孔子提倡的“诲人不倦”的精神,几乎在今天,仍是衡量教师是否具有美德的标准。正因为如此,孔子的学生子贡说“教不倦,仁也。”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对今天的教育有什么启发?

第五、在指导人们学习向上方面,孔子的改革思想也是名垂千古。如他说:“三人行,必有吾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劝导人们虚心好学。不仅如此,孔子重视对青年的培养和发展,认为“后生可畏”,主张学生不要对教师的话“无所不悦”,主张“”为仁不让于师”。就是说在仁义(真理)面前,即使对老师也不必谦让。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对今天的教育有什么启发?

孔子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从事教育棚氏誉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为,他创建的一系列教学方法和思想体系,是以他的教学经验为基础,因而有很强的实践性。这种思想方法一旦产生,受到社会上的广泛拥护,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庶人议政,学术下移这样的潮流中,私人的私学及其教育思想有力推动了这一过程的深化,因此,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一些重要的教育原则,成为我国古代教育学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