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有泪不轻弹。”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的弹泪男儿,是范仲淹。 那时他才多大呢,还是个小学生吧。那天,一个滴水成冰的冬天,同学们都放学了,都坐在火炉旁吃着热腾腾、香喷喷的米饭。而他独自坐在四面透风、冷如冰窖的学堂里,默默地从桌屉里掏出饭盒来,那是一盒已结冻的粟米粥,上面似乎还有一层冰屑,他用颤抖的手,把凝冻的粥划成四块,又掐断几根齑菜,撒在粥上,搓搓手,又呵呵手,拿起筷子叉一块塞进嘴里,禁不住冰得呲牙咧嘴,他忍着,在口中含化了一阵,再细嚼慢咽。他的脸上没有作丁点痛苦状,没有现丝毫辛酸态,似乎吃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你听他作《齑赋》“豁达”地吟道:“陶家瓮内,淹成碧绿青黄;措大口中,嚼出宫商徵羽。”穷人哭时常常是笑着的,他是噙着一汪泪水,幽了苦难生活一默,只让泪水在心里无声滑落。 那个“断齑划粥”的寒门少年终于长大了。那天,他踏着坚实的步履,沉静地走进考场。面对着“高考”作文题《金在镕赋》,凝眸深思。他想到大宋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的风圆余雨飘摇中,正处在干戈扰攘的刀光剑影中,心头不由得喷涌出一股豪气,奋笔疾书:“如令区别妍媸,愿为金鉴;若使削平祸乱,请就干将。”他豪情万丈,壮志凌云,希望凭自己的文韬武略为国家建功立业。他蠢腔耐如愿了,终于考取了进士。然而,春风得意的他并没有等来“金鉴”;意气风发的他也没有等来“干将”,等来的却一段漫长的淹蹇生涯。他独立寒秋,不觉触动了羁旅情怀,一腔热血化成了满腔幽怨,你听他作《苏幕遮》伤感地吟道:“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如梦留人睡。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他用武无地,请缨无路,落得魂牵梦绕,黯然神伤,他的泪水和着苦酒默默吞咽。 那个临风涕泣的青年才俊渐渐老了。那天,黄尘漫漫,蹄声得得。只见他头戴钢盔,身穿铁衣,以陕西经略副使之职,和韩琦并辔仗剑,吟鞭西指,率兵镇守延安,抵御西夏。老当益壮的他战功赫赫,威名远播。老百姓这样颂扬他:“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西夏人也这样形容他:“小范老子胸罗数百万甲兵。”然而这样一个威震强敌的将军,却终究改变不了忍辱求和的局面。面对着秦时明月汉时关,他捋须扼腕,一颗晶莹的泪珠落在腮边,你听他作《渔家傲》痛切地吟道:“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安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素志未酬,燕然未勒,惟有老泪纵横,借酒浇愁。这是何等的苍凉慷慨,壮怀激烈,一腔爱国的铁血丹心撼人心魂。 那个驰骋疆场的白发将军放下了“干将”,拿起了“金鉴”,参与了“庆历新政”。他改良政治,革除弊政,惟才是举,惟不肖之务去,大刀阔斧,雷厉风行。那天,他来到班部视察,拿起人事名册,神情肃穆地逐一审察,看到那些不才者的名字都一笔勾去,富弼站在一旁不忍心地提醒他:“一笔勾之甚易,焉知一家哭矣。”范仲淹逼视着他,用坚定的语气反问道:“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为了不让天下苍生啼饥号寒,疾首蹙额,他果断地裁带春撤了。他心系国家,情牵百姓,虽然终究落得个罢免贬谪的结局,而他仍然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看够了花开花落,阅尽了云卷云舒。范仲淹似乎泪流干了,而他那颗富国强兵之心、那份忧国忧民之情更加执著,更加笃定,更加厚重,更加深沉。 长歌当哭,范仲淹和泪书写的人生,充满了侠骨柔肠,他的英雄泪,闪耀在历史的天空,可以唤醒我们的良知;他的男儿泪,辉映在历史的长河,可以激活我们的灵魂。 (不知道是不是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