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山川颂》全文:
祖国山川颂
黄药眠
我爱祖国,也爱祖国大自然的风景。
我不仅爱祖国的山河大地,就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我也感到亲切,值得我留恋和爱抚。
不要去说什么俄纳贺罗斯的森林,英吉利的海,芬兰的湖泊,印度尼西亚的岛群了。中国自有壮丽伟大的自然图画。
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苍的黄土高原,有草树蒙密的西双版纳,有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有一泻千里的黄河,有浩浩荡荡的扬子江,有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的椰林碧海,有桥启大西北的广阔无垠的青青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
我爱我们祖国的土地!狂风曾来扫敏茄如荡过它,冰雹曾来打击过它,霜雪曾来封锁过它,大火曾来烧灼过它,暴雨曾来冲刷过它,帝国主义的炮弹也曾轰击过它。不过,尽管受了磨难,它还是默默地坚持着。一到春天,它又苏醒过来,满怀信心地展现出盎然的生机和万卉争荣的景象。
这是祖国大地对劳动者的回答:光秃秃的群山穿起了墨绿色的衣裳,冈峦变成了翠绿的堆垛,沟谷变成了辽阔葱绿的田园,沼泽变成了明镜般的湖泊,险峻的山峰低头臣服,易怒的江河也愿供奔走。
祖国的山河对我们总是有情的。我们对它们每唱一首歌,它们都总是作出同样响亮而又热情的回响。
我时时徜徉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天地里,体会最细微的感情,捉摸耐人寻味的思想,感受铿锵的节奏、婉转悠扬的韵律,领略言外不尽的神韵,更陶醉于诗人们对大自然叹为观止的描画。当我读到得意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地反复吟哦,悠然神往。
祖国的语言多么神奇!它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同我的生活血肉相连,同我的心尖一起跳跃。
哪怕是最简单的一句话,也能让我联想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联想到一望无际的山川、森林、村舍、田野、池塘和湖泊。
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装束。春天,它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夏天,它披着青葱轻俏的夏衣;秋天,它穿着金黄色的庄严礼服;冬天,它换上了洁白而朴素的银装。
大自然的季节的变换,催促着新生事物的成长。
这是春天的消息!你瞧,树枝上已微微露出了一些青色,窗子外面开始听得见唧唧的虫鸣了。新一代的昆虫,正在以人们所熟悉的语言庆祝它们新生的快乐。
繁盛的花木掩映着古墓荒冢,绿色的苍苔披覆着残瓦废砖。人世有变迁,而春天则永远循环不已,生生不息。
碧油油的春草是多么柔软、茂盛,充满着生机!它青青的草色,一直绵延到春天的足迹所能
达到的辽远的天涯……
草比花有时更能引起人们许多的联想和遐思。
夏天的清晨,薄雾飘荡的乡村,姑娘赤着脚,踩着草上晶莹的露珠,走到银色的小溪边,轻轻地汲满了一桶水。云雀在天空歌唱,霞光照着她的鲜红的双颊……
这是多么淳朴的劳动者之美啊!
秋天,到处是金红的果子,翠锦斑斓的黄叶,露出树木些微的倦意。
清秋之夜,天上的羽云像轻纱似的,给微风徐徐地曳过天河,天河中无数微粒似的星光明灭闪烁。
在冰峰雪岭下不也能开出雪莲来吗?你看它是否比荡漾在涟漪的水面上的睡莲更娇艳?
暗夜将尽,每一棵树都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企盼着晨曦。果然,红光满面的太阳出来了,它愉快地拥吻着每一个树梢,它的笑是金色的。
黄昏蹒跚在苍茫的原野里。最后看见它好像醉汉似的颓然倒下,消失在黑夜里了。明早起来一看,它早已无影无踪,只看见万丈红霞捧出了初升的太阳。
你也许曾经在花下看见细碎的日影弄姿,你也许曾经在林阴道旁看见图案般的玲珑树影,不过,你最好到森林深处去看一看朝阳射进来时的光之万箭的奇景。
我曾远离祖国几年。那些日子,我对祖国真的说不出有多么的怀念。这怀念是痛苦而又是幸福的。痛苦,是远离了祖国的同志、祖国的山川风物;幸福,是有这样伟大的祖国供我怀念。
我曾躺在扬子江边的大堤上,静听江涛拍岸的声音。
最先它不过是雪山冰岩下面滴沥的小泉,逐渐才变成苍苔滑石间的细流,然后是深谷里跳跃着喜悦的白色浪花的溪涧。它在成长,在变幻,一时它是萦回在牛羊牧草之间澄澈的清溪,
一时它又是沸腾咆哮、素气云浮的瀑布,一时它是波平如镜、静静地映着蓝天白云的湖泊,一时它又是飞流急湍、奔腾在崇山狭谷之间的险滩。不知经历了多少曲折和起伏,最后它才容纳了许多清的和浊的支流,形成了茫若无涯的、浩浩荡荡的大江。
我也时常约伴去登山。
我们登上了山头,回头看看所经过的曲折盘旋的小径,看看在脚下飞翔的鹰隼,就不觉要高呼长啸。
爬过几个山头以后,又看见前面还有更高的山俯视着我们。登上最后的顶峰,周围是耸峙的峭壁,突兀的危崖,嵯峨的怪石,挺立的苍松。脚下是苍茫的云海,云海的间隙中是缩小了的村镇,是游丝一般通往天边的道路……
我们曾在大海的近旁度假。
碧绿的海水吐着白茫茫一片浪花,蔚蓝的天空像半透明的碧玉般的圆盖覆在上面,海鸥翱翔在晴天和大海之间。太阳就睡在我们的脚下。
还有黄果树的瀑布。
远离瀑布还好几里,就先听到丘壑雷鸣,看到雾气从林中升起。走近一看,只见一股洪流直冲而下,在日光映射下,像是悬空的彩练,珠花迸发,有如巨龙吐沫;水冲到潭里,激起了沸腾的浪花、晶莹的水泡。
大大小小的水珠,随风飘荡,上下浮游,如烟如雾,如雨如尘,浸人衣袖。上有危崖如欲倾坠,下有深潭不可逼视。轰隆的巨响,震耳欲聋,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地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
生平到过不少的名山大川,但在我的脑海里印象最深的还是我家乡门前的小溪。春天,秀水涨满,桥的两孔像是一对微笑的眼睛。细雨如烟,桥上不时有人打着雨伞走过。对岸的红棉树开花了,燕子在雨中飞来飞去,还有一阵一阵的风,吹来了断续的残笛……
小溪流唱着愉快的歌流走了,它将冲击着一切涯岸流向大海。静静的群山,则仍留在原来的地方,目送那盈盈的水波远去。
流水一去是绝不回来了,但有时也会化作一两片羽云瞭望故乡。
《祖国山川颂》创作背景:
黄药眠虽然经受了长达22年的政治磨难,但并没有改变他的政治理念与学术关怀,反而使他对美学和文学理论问题的思考更加具体、深入,并带有独创性。
20世纪80年代初,80高龄的黄药眠教授仍然青春焕发,文思泉涌,不论曾经的磨难多么艰辛,过去的生活多么灰暗,但他那美好的诗歌世界以及对美的执著追求,使他仍然充满着对祖国的赞颂和热爱。《祖国山川颂》正是他这种感情的反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祖国山川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