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是人们为了庆祝新年开始的第一天而设定的节日,日期在公历的1月1日。相传元旦一词来自我国最早的皇帝之一颛顼,他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直到西汉武帝时重新制定历则肆法,并规定每年正月初一为元旦,从此历代不改。而现在的元旦则是辛亥革命成功后,决定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而公历的1月1日为元旦。
元旦节的习俗是:祭祖、祭神佛、放鞭炮、吃团圆饭、喝桃汤、吃鸡蛋、喝椒柏酒、进屠苏酒、胶牙饧、汤饼、换桃符等,我认为在元旦众多的习俗中,最值得一提有5个,下面就跟我一起看看吧:
🌹🌷元旦的习俗之一:换桃符🌷🌹
自古以来,元旦换桃符传说就形成了一种文化传承。我国就有用桃木辟邪的文化传承,先秦时的桃茆(桃木柄笤帚),就传说有驱鬼除邪的神奇力量。桃符的前身是桃梗和桃枝。《庄子》中记载:“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入而不畏,而鬼畏之。”加工以后桃枝也有相同作用。诸如此类的传说还有很多,可见古人就有对桃木的特殊信仰。
以前在元正日,每家每户都在大门悬挂桃木制的神荼郁垒画像,并在大门上端悬挂苇索,二门上要画一只虎,用来避免妖魔鬼怪的侵扰。到后来,人们嫌刻木人麻烦,就直接在桃木上画两个神像,题上神荼、郁垒的名字,于元正前一天挂在门两旁,以压邪祛鬼,这就是最初的桃符。到了五代,桃符上开始出现联语,代替了神荼和郁垒的名字,人们一般都在上面写上一些吉利的词句。宋太祖乾德二年,后蜀君主孟昶于除夕令学士幸寅逊题桃符志喜,蜀主对学士所题词语不满意,即挥毫书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孟昶的题词改变了传说中桃符的内容与性质,使桃符由原来驱鬼的桃木牌变为表达某种思想的特殊文体——联语,如今一些专家经过考证认为孟昶的题词就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
到了现代,换桃符的习俗延迟到了阴历元月初一,也就是春节前后更换。但是最初这一习俗是元旦时候做的。
🌹🌷元旦的习俗之二:燃放爆竹🌷🌹
说到放爆竹,现在很多空盯余人都知道,这是为了吓走一种名为“年”的怪兽。但是在汉代来说,人们在元旦这天一起床就要在院子里燃放爆竹,是为了吓走一种叫做“山臊”的鬼怪。人们在深山老林里露宿野外的时候,就要燃起篝火,人们为了预防山臊的侵袭,于是在篝火中点燃竹子,用竹子的爆裂声吓走山臊。
在汉代的传说斗滚里,山臊住在西方的深山里,有一尺来高,会使人感到寒冷,并且患上寒热病的鬼魅。用爆竹吓走山臊,就意味着驱逐瘟邪,这样就可以获得吉利平安。后来火药的出现,让人们开始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来燃烧,于是“爆仗”就产生了。宋代开始,人们就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来代替竹筒,成为了“鞭炮”。
《荆楚岁时记》中就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魈恶鬼。”这也是后来人们在元旦燃放鞭炮的由来。
🌹🌷元旦的习俗之三:元旦吃年糕🌷🌹
年糕年糕年年高,是对元旦的美好祝愿。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期,南方人尤其喜欢。年糕可以炒、烤、煎,也可以直接蒸熟即食。
元旦期间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还有一种说法是新年如果不喝年糕汤,这一年就无法长大。年糕的历史悠久,汉朝的米糕已有“稻饼”、“糕”、“饵”、“糍”等名称。
在食谱《食次》就有年糕“白茧糖”的制法,北朝《齐民要术》记载了将米磨成粉制糕的方法。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南方流行。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元旦吃年糕,有着十分美好的寓意。浙江的部分地区还会吃年糕,谐音“高”,代表着步步高升,财源广进。
🌹🌷元旦的习俗之四:元旦吃饺子🌷🌹
“天干地支年轮转,甲子更替岁月添。”元旦吃饺子是因为“更岁交子”和“饺子”有谐音。吃饺子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也寓意着一年可以交上好运。在元旦这一天吃饺子,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生活的美好愿望。
饺子是我们国家传统的食物,也有着深刻的寓意。元旦的饺子讲究守岁时包,辞岁时吃,意思辞旧迎新。子时是两年之交,有着特殊的意义。饺是交的谐音,子是代表子时,所以元旦吃饺子就有一种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在里面,寓意着新的一年好事连连。再者饺子的形状像个元宝,寓意新的一年里招财进宝,财源滚滚。
其实,饺子在古时候是一种过年祭祀后的食品,之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发展成了如今家家离不开的美食。家有贵客来,吃饺子;家有好事吃饺子;娶亲迎亲吃饺子;逢年过节吃饺子。所以饺子是中国人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上等美食。元旦吃饺子也表达了在新旧交替的一年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往。
🌹🌷元旦的习俗之五:食五辛盘🌷🌹
魏晋以下,元旦日有食五辛盘的风俗。意在尝新。源于汉代立春日食生菜。春盘晋代已有,那时称“五辛盘”。五辛广义讲是指五种辛辣(葱、蒜、椒、姜、芥)蔬菜做的五辛盘,服食五辛可杀菌驱寒。
作为元日食品最早见于吴晋间周处的《风土记》,说元日早晨吃五辛菜.“以助发五藏气”(《玉烛宝典》卷一引)。五辛菜是五种有辛味的菜,《荆楚岁时记》隋注说是大蒜、小蒜、韭菜、云台、胡荽。如《风土记》所说可活动五脏,是祈求健康的东西。
对于帝王而言,其每天所吃食物的数量与花样自然是不可言喻的,尤其是某些只知道享乐的皇帝。比如今天的主角隋炀帝杨广,每到元旦期间,隋炀帝的餐桌上都集中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诸如沿海地区的海鲜与山区野岭的野味等,然而在这些美食中,最让隋炀帝杨广喜爱的一道菜就是“五辛盘”。每到元旦之前,御厨们就会提前准备好五辛盘,到时候只需隋炀帝说一声:“上菜”,御厨们就知道隋炀帝要吃五辛盘了。隋炀帝要吃到春节之后,甚至直到元宵节才肯罢休,由此可见隋炀帝对五辛盘是有多么的喜爱,可见元日食辛菜的传统由来已久。
毕竟元旦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虽然沿用了部分传统的庆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杀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却并不见的会占用多么重要的地位。到了现代,元旦的庆祝习俗就更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