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书院,始于唐李宾客隐读,盛于南宋朱熹复兴,绍隆于明清,有千余年历史,坐落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约 10公里处的后屏山南麓。西有左翼山,南有卓尔山,三山环台,一水(贯道溪)中流,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
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宋代最高学府之一,居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位于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山下。相传,唐贞元年间(公元785年前后),洛阳人李渤曾在此闹卖丛隐居读书,养一白鹿自娱。此鹿通人性,常跟随左右,且能跋涉数十里到星子县城将主人要买的书、纸、笔、墨等如数购回,所以当时的人就称李渤为白鹿先生,他住的这个地方被称之为白鹿洞。后液樱来李渤任江州刺史,便在读书台旧址创建台榭。
到南唐升元中,在此办起学校,称“庐山国学”。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为南康(今星子县)郡守时,重建院宇,甚至在此亲自讲学,不但确定了书院的办学条规和宗旨,还一并奏请赐额及御书,从而吸引了海内外知名学者皆来此地讲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几百年“讲学式”书院的楷模。
元代末年,白鹿洞书院毁于战火。到了明朝时期,都有相应的维修修缮,比如说在正统、成化、弘治、嘉靖以及万历年间都维修过,不过书院并没有因此而恢复到原先的盛况。到了清朝时期,白鹿洞书院也几经维修,也持续办学,仍然按照宋朝的传统授课。
直到晚清时期,在教育改革热潮的洪流中,光绪主持了一次变法,书院在这个时期改为了学堂,教授新学。到了宣统年间,废除了书院的旧称,改名为江西省高等林业学堂。1903年的时候停办。之后书院一直都没配明有重新启用,也未恢复办学,在战争的影响下,一度被国民党军官训练团占用。辛亥革命以后,书院遗址曾遭火灾,藏书大部分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