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民间文娱活动很少,主要有“清音班”、“浦东说书”,及难得几次的迎神庙会。解放初,书院地区有“秧歌队”、“腰鼓队”活动,欢庆人民翻身解放。
1983年,文艺工厂排演沪剧小戏《赶不走的媳妇》,曾先后获“南汇县文艺工厂汇演”一等奖、“上海市文艺衫姿尘工厂汇演”一等奖、“上海市业余文艺汇演”一等奖。同年,上海电视台将此剧拍摄成外景电视剧。
民俗
春节:春节在书院地区习惯叫“过年”,时间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九(逢小月二十八)到次年正月初三。“过年”包含辞旧与迎新两个方面,因此在众多民间节日中,“过年”是最隆重的。家家户户在春节前大搞卫生(书院地区称“掸檐尘”),购置年货,做好甜酒酿。
元宵节:元宵节也称“正月半”,家家户户有或禅做高梁圆子、糯米圆子的习惯。解放前,书院地区还有挂红灯、碳茅荡(烧田边茅草,举着用毛竹稻草扎成的火把,绕着自家田头边跑边喊,意思是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好收成),“大沙人”叫“掼连财”。还有“扛三姑娘”习惯,“三姑娘”是传说中的“厕神”,能预示人的凶吉以及年成的好坏。“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这些习俗已绝迹。80年代后,“碳茅荡”、“扛三姑娘”又出现,但多为娱乐而已。
清明节:为农时季节,一般在4月5日左右,春耕春种开始。旧时,书院地区在人死后的第一个清明节,丧家称谓“新清明”。晚辈以及亲属应携带祭品来到丧家,饭后由丧家带领同至墓前或棺前祭扫,并对坟周树木予以修剪,清除杂草,对草包棺材更新稻草,临走焚化草囤等祭品。非新清明人家,预先需邀约近亲,以清明日为准,前七天、后八天,任选一天,相互往来,一则怀念故人,二则相互问好。解放后,此种习俗已不多见。20世纪80年代开始,死者后代同去骨灰堂或去墓地扫墓的较多。机关、工厂职工和学校师生每逢清明祭扫烈士陵墓,敬献花圈,以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书院地区称“当五”。是日,家家户户裹粽子,粽子形状大多为三角形,用芦叶包制。馅心有咸肉、鲜肉、枣子、赤豆等。煮粽子时加咸蛋或鲜蛋(称白荷蛋),传说食后可消灾灭病。有的人家门口挂粽子、艾蓬,有的还饮雄黄酒,洒雄黄水,据说可驱邪降福,五毒勿进。解放后,过端午节习俗一直保存着,成为民间传统节日。
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称之“中元节”,俗称七月半,又叫“鬼节”。届时,农家农活比较清闲,于是购置些菜肴果品,祭奠祖宗,顺便约集亲友,特别是嫁出的女儿册核携带子女回娘家,叙叙家常,小休几天。解放后,七月半这个节庆被人们慢慢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