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会战不仅一举挫败了日本进攻华北的阴谋,而且也拖住了日本的主力,使他们不能向西方移动,不能和德国战区合并,所以对于整个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来说,长沙会战都是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后代历史学家对于长沙会战的意义这个问题主要分为两方面来看待:
一、国内。
1、在1941年一位英国的记者在泰晤士报中说。12月份以来同盟军唯一的决定胜利就是中华人民的长沙大捷。其实长沙会战的意义丝毫不逊色于台儿庄战争的意义,两次战争都非常的震惊世界,而且长沙会战的指挥官薛岳将军更是碰并因为这场战争得到了日本人的尊重,也得到了国民党派人士的尊重。
2、其实就死伤规模来看,长沙会战中中日双方死伤的人数差不多,但是长沙会战确实一举粉碎了日本的阴谋,也把他们的主力拖进了战争泥潭中。
3、蒋介石在日本刚侵入中国的时候,采取消极避战的态度,听任日本侵略者进攻中国。在得到美英两国的支持后,蒋介石开始积极作战。在长沙保卫战中,蒋介石投入近百万兵力,与日本进行输死决斗。
4、在长沙会战之后,远在南京的汪伪政府也受到了震动,他们满以为日本会一举拿下长沙,却没有想到中国军人在长沙这个地方拖住了日本的主力,汪伪政府没有了后续支援很快就垮台了,所以长沙会战的意义也应该包括对汪伪政权的打击。
二、国际。
1、长沙会战背景的国际背景是英法向德国宣战。德国在1939年进攻波兰,波兰是英法的同盟国,英法在德国进攻波兰的第二天向德国宣战。美英两国对中日交战也不再持观望态度,开始支持中国。
2、日本在得到德国与英法开战的消息后,认为世界大战开始了。当时的太平洋是英美的势力范围,日本对太平洋地区早已垂涎若孝缓渴。为了同美国开战,日本需要解决在中国的战争。因此日本政府派遣冈村宁次担任长沙会战的指挥官。冈村宁次是侵华日军总司令,有着丰富的对中国作战经验,战争最后以日本失败告终。
3、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日本方面的指挥官是冈村宁次,他指挥日军从在赣北、鄂南、湘北三个地区攻击中国军队。在这次会战中,中国伤亡远大于日本伤亡,但却阻止了日本攻下第九战区的企图。日本在长沙会战失败后,整个太平洋战场上也出现了颓势。
4、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日军方面的指挥官是阿南惟几指挥12万日军在湘北地区同中国军队交战。中国方面的指挥官薛岳使用天炉战法将日军引之新河墙进行决战。中国军队的伤亡虽然大于日本军队,但是粉碎了日本企图消灭第九战区的野心。
5、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日军遭到了重大失败,被击毙5万余人,这次会战是中国军队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次胜利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胜利,也对当时世界上反法西斯国家的人民和军队起到了鼓舞作用,欧美国家的媒体特别报道了这次大会战。
这一次会战是中国笑慎迹军队在日军突袭珍珠港后在中国战场上的第一次攻势,也是同盟国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一连串失败中首开胜利的记录。鼓舞了人心,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 。促使美国援华方案的迅速实施,也促进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迅速形成 。
使得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迫使美英等国自动放弃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取得的各种治外法权。
三、长沙会战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长沙会战保住了中国西南地区的安全,而当时的国民政府在西南地区的重庆,如果日本攻入西南 ,那么随着国民政府的倒台,将会没有政府领导中国人民抗战。
因此史学界评价长沙会战保障了中国政府的安全。长沙会战的作用是很大的,但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因为中国军队在长沙会战中伤亡10余万人。
扩展资料:
长沙会战,前后有三次之多,可见在第二期抗战中,长沙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实在超乎各地区之上,否则敌人不会至再至三地吃败仗,而仍然必欲得之而甘心也。
1、敌人攻占长沙的目的,主要的是为打通粤汉路,前文已经述及。粤汉路打通,则北接平汉、平绥、北宁、中长各线;南接广九、湘黔各线,纵贯中国南北之大动脉即均入敌人的掌握。这一企图在战略上的价值极钜,故不惮再接再厉以为之,自是当然之理。
2、其次,湖南为中国一大米仓,年产稻谷一万二千余万石,自古有“两湖熟,天下足”之谚。第二期抗战以来,敌人固然要“以战养战”,我们更应努力于自力更生,以相对抗。
所以长沙会战是敌人夺取我们米仓之战,也是我军保卫我们米仓之战。敌胜,即无异“以战养战”战略之成功;我胜,即无异敌人“以战养战”狡计之失败。一出一入之间,关系实在太大。
3、再则,第一次长沙会战是在二十八年(一九三九)九十月间发动的,其时汪兆铭正加紧与敌阀勾结,准备于是年双十节日,沐猴而冠,傀儡登场。假如此时敌军一举而下长沙,一方面可以给汪记政权壮一壮声势,一方面也可以稳定一下日本国内厌战反战的人心,这是第一次长沙会战的副因。
4、第二次长沙会战是在三十年(一九四一)九十月间发动的。是年四月,日苏中立协议签字,六月德苏战争爆发。在此种复杂微妙关系之下,为显示其兵力之强大,余勇之可贾,于是乃有第二次窜犯长沙的举动。
在日阀的盘算中,这样做至少可以防止国军反攻武汉的企图。如果战事顺利竟将长沙拿下,则在对美谈判中更可取得较为有利的立场,迫使美国让步。这是第二次长沙会战的副因。
5、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在三十年(一九四一)年底至三十一年(一九四二)年初发动的。此时日寇已经挑起太平洋大战,中国战场与太平洋战场事实上有其不可分的关系。日寇积极攻略香港之日,亦即集结兵力三次谋犯长沙之时,其为牵制我军兵力,不使有援港可能情事,显而易见。这是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副因。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