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历史人物的结局取决于两个因素:历史趋势与个人的作为。 汉武帝即位后就面临这着窦家一家势大的局面,以刘彻强势的性格他势必要改变这一局面,那么他需要选择新的外戚家族--王家来制衡甚至取代窦家在朝野中的势力(新兴的王家根基较窦家相差甚远,利于控制)。不可否认,魏其侯窦婴是一位能臣,上马可制军下马治可国,反对黄老推崇儒术,这一点也合刘彻的胃口,甚至不为窦太后所喜。但无论如何他脑门贴着“窦”字,是窦家一面旗帜,窦婴与窦家是一荣俱荣的关系,刘彻不可能为了窦婴不向窦家开刀,也不会剪除窦家而独留窦婴,纵观历史,绝少存在一个派系倒下而独留其领军人物的事例,因此窦婴失势的结局是注定的,这是政治斗争的必然结局,不会因为窦婴个人的功绩,能力,或是性格而改变。这一点取决于历史大势。 而窦婴的生死则更多取决于个人的决断,换句话说,窦婴失势了,生死也就是小事了。所谓遗诏,便是景帝临终时,有遗诏赐窦婴,曰:“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这份遗诏在我看来,作用可大可小,如果窦家势大,刘彻有没有能力控制朝局,那么这份诏书在窦家手中的作用可无限放大;反之,刘彻强势上位,企图借王家打击窦家,这种情况下王家兴起,窦家式微,窦婴希望凭借一纸诏书搬倒王家是不可能的,不仅携槐燃如此,反而把矛盾激化,让刘彻这个最高裁决人只能选择一方,这也是窦婴个人性格使然,政治智慧不够成熟的表现。因为诏书只有真假两种可能,真的,王家彻底完蛋,刘彻不会接受;假的,矫诏,窦婴死罪。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刘彻只能保住王家,那么窦婴只有一死。 至于你说的不拿出诏书的情况,有一句话说得好,历史没有如果。不过分析一辩虚下,当时窦婴与田蚡掐得你死我活,除非他认栽,那么只能是铁心掐下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武器,诏明吵书肯定是要拿出来的,拿出来吧,让汉武帝无法下台,无论诏书真假都要认定窦婴矫诏(这也是一段悬案,宫内没有遗诏备份)。除非窦婴能够看清形势,向王家低头,不拿遗诏的话,我认为还是可以活得,毕竟身份攻击在那摆着,一般罪名不足以杀掉他,不过,那还是窦婴吗? 自己写的,希望你满意!
相关文章
-
林觉民的后代情况怎么样了?
2023-03-09 06:48 阅读(78865) -
黄渤拆弹的电影叫什么
2023-03-04 19:30 阅读(52637) -
微信官方客服电话95188人工服务
2023-03-17 14:30 阅读(30590)
1 和儿子做了不该做的事
28256 阅读
2 《庆余年》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28201 阅读
3 朝鲜面积相当于中国哪一个省?
25758 阅读
4 王冉结过几次婚?
21258 阅读
5 钟汉良承认过的女友有哪些
2024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