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小窍门

船坞登陆舰的发展历程

中国新一代船坞登陆舰

1949年4月23号人民海军在江苏泰县白马庙成立之时,两栖作战力量非常薄弱。20世纪50年代初,人民海军成立了海军步兵(海军陆战队的前身),到1952年升清镇,已经组建了5个陆战师与2个两栖坦克团。朝鲜战争结束后,其兵力一度达到惊人的11万。但与此对应的两栖输送工具的发展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80年代中国还研制了满载排水量超过600吨,最高航速14节的非平底型074型(玉海级)登陆舰。90年代,又推出了满载排水量约800吨,最高航速18节的074改型登陆舰。1995年在芜湖造船厂发现第一艘074改型登陆舰,可运载两辆主战坦克和25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此舰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全通直甲板和右侧的岛式建筑,带有浓厚的试验性质。国外媒体估计正以每年约6艘的速度建造,大约有20艘服役。

水量达2万吨的国产大型船坞登陆舰 1974年的西沙海战,80年代出现的南海主权纠纷,和1988年中越的南海之战,都要求人民海军加强两栖正或投送能力,现有的两栖登陆艇/舰都太小,难以承担远程力量投送任务。因此,人民海军开始将两栖舰艇的建造重点转向适应远洋作战的大中型两栖登陆舰。人民海军大型登陆舰的设计建造任务于1975年由海军提出,当时的设计任务书要求这种代号为072型大型登陆舰航速超过18节,装载量450吨。

1979年,第一艘072型(玉康级)两栖登陆舰在上海中华造船厂建成,该型舰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可操作性和适航性,总共建造了7艘(舷号从927-933),标准排水量3100吨,满载排水量800吨,人员编制56人。能运载250名陆战队员和2辆主战坦克。至1997年初期,072型已有7艘在役,至少有3艘在建造中,是人民海军未来的两栖舰艇主力之一。 在90年代初,最具现代化意义的07211型西方称之为玉庭级的两栖登陆舰出现,它与072有着大概相同的上层建筑,但拥有全新设计的直升机起降甲版,而且船体更长,吨位更大,可装载两架直升飞机用于登陆作战。072Ⅱ共生产了11艘。1992年第一艘072改出现,由上海的中华造船厂生产,头6艘均配属给南海舰队。强大的运载能力与长续航力,成就了072Ⅱ在中国海军两栖运载能力方面无可替代的主要地位。标准排水量3770吨,满排4800吨,舰体尺寸130×16×3.2米,最高航速17节,续航力3000海里/14节,人员吵粗编制120人。07211与以前的登陆舰艇上舰炮的最大区别在于,07211上使用了全自动的带光学描准的76F全自动炮,而且数量减少为3座。

中国海军新型071级万吨船坞登陆舰 1967年,708所推出拥有100吨装载量的27l型登陆艇,1974年再推出改进型271Ⅱ型,通过性能验证后随即大量建造,与067型一同构成海军的小型登陆艇主力。

而在中大型登陆舰方面,1966年推出了073型中型登陆舰,但因易出故障和船体振动而未大量生产,1979年虽然推出改进的07311型(玉岛级),仍因若干缺陷而未大量建造,现有l艘现役、3艘备役。80年代末,708研究所又在073Ⅱ的基础上改进研制了073Ⅲ,第一艘于1991年建成,1993年入役,西方称之为玉登级。 中国071船坞登陆舰

新型登陆舰的上层建筑十分高大,大约占去了甲板以上约2/5的空间,且主要分布于舰首。指挥室、控制舱、医疗救护舱及一些居住舱主要设置于l号甲板及上层建筑物,2号甲板则是舰员和登陆部队的居住舱、办公室及厨房。登陆舱分前后两段置于2号甲板下,前段为2层,可以储存登陆装甲车辆和一一些其它物资,在进出口处设有小型升降机,用于两层之间货物的移动装卸,在前段舱壁设有供车辆通过登陆的跳门。后段是船坞登陆舱,总长约70米,主要用来停泊各型气垫登陆艇、机械登陆艇或车辆人员登陆艇。前舱的人员或装甲车辆能从专门的通道前往后舱登上气垫艇。在舰尾设有一个可关闭的进坞区,它通过舰尾压载进水使登陆艇能迅速和安全上舰,并直接驶进驶出。 中国的新型登陆舰没有采用当下流行的全通甲板结构供直升机起降。而是把直升机甲板设在了舰桥后部,舰桥和舰体同宽;由于取消了甲板下的机库,因此可以有更多的空间用于其它布置。该舰的飞行甲板上有2个直升机着舰点,从舰桥后机库的大小来看,最多只可搭载4架直一8或法国的海豚型直升机,紧急情况下也可多载两架,但无法放入机库。直一8直升机是中国于70年代末期从法国引进的多用途直升机,至80年代共购买了17架,首架中国制造的该型机于1989年交付使用,该型机是一种性能十分优良的多用途直升机,既可反潜、救援、反舰,也可作为运输机使用。机舱可载运27名全副武装的士兵飞行700公里进行机降,并最多可载运39人和一辆BJ_22型吉普及其乘员,或装载3000公斤货物飞行500公里,很适合进行两栖登陆作战使用。但由于此种结构甲板有效空间不足,载机数量少、也产生了如快速投送能力差、舰艇航行时直升机起降受两侧絮流影响较大,对飞行员以及直升机要求较高等问题,并意味着该舰缺乏改装为航空制海舰的能力。前部车辆储存段和后直升机甲板距离过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舰的港口装卸。

船坞登陆舰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