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阶段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其中提到,3-4年级学生要用简单的炊具切敬陪配食材,按照一般流程制作凉菜;5~6年级,学生要用煎、炸、炖等简单的烹饪方法做2~3道家常菜。根据义务教育大纲,平均每周劳动课不少于1学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实践、总结交流等。同时,课程亮缺蠢注重评价内容的多维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随着食物的日益丰富,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再加上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家都享受着这种便捷扮拦的服务,慢慢的忽略了家常菜的意义,很多家庭整月不开火。久而久之,孩子肯定不会做饭,也不会做菜,自己做饭至少不会让自己挨饿。所以,从小就要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以及生存自救的能力。至少,我们不会饿死自己。即使大人不在家,他们也不会饿,这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学生自己做饭有利于培养勤快的习惯。做饭说起来容易,但是如果你很少做或者不做,那就难了。现在很多孩子养尊处优,长大了还天天想着啃老人。其实这个要求并不高。我们小的时候,三年级就可以帮父母蒸馒头了。而且,自己做饭的同学,更能体谅父母的辛苦。有网友表示,“太棒了。学校里什么都是这样慢慢教的,对家长的要求可以降低。每个人都有生孩子的信心。孩子好不好,要看他努力不努力。”其实大多数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自食其力,也希望孩子能用双手创造自己的未来。只有他们自己经历过,自己做过,才能真正理解父母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