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第十此派三届世界度量衡会议上,决定采用原子时,记为AT。原子时的秒长就是用原子跃迁频率的周期来确定的。现代原子时的秒长是这样定义的:
原子时的科学依据:铯133原子在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结构间零场跃迁时,幅射频率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时间间隔为1秒。
扩展资料:
原子时计量的基本单位是原子时秒。它的定义是:铯原森祥贺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在零磁场下跃迁辐射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1967年第十三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把在海平面实现的上述原子时秒,规定为国际单位制中的时间单位。
原子时起点定在1958年1月1日0时0分0秒(UT),即规定在这一瞬间原子时时刻与世界时刻重合。但事后发现宴租,在该瞬间原子时与世界时的时刻之差为0.0039秒。这一差值就作为历史事实而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