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小窍门

如何理解邓小平提出的“冷静观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十六字方针

如何理解邓小平提出的“冷静观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十六字方针

“韬光养晦”是邓小平针对1990年前的国际局势提出来的。面对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而出现的不稳定形势,邓小平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邓小平在提出这个思想时还强调了“决不余戚当头”。实际上,“韬光养晦”的具体政策含义,就是“决不当头”。 这在当时是有具体含义的,“决不当头”是指不觊觎苏联老大哥留下的社会主义领袖的位置。当时,国际国内都有人希望中国成为社会主义的扛旗者。针对这种思潮,邓小平说,头头可不能当,头头一当就坏了。搞霸权主义的名声很坏,当第三世界的头头名声也不好。 这不是客气话,这是一种真实的政治考虑。竖配陵即使将来中国强大了,也永远不当头,不称霸,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搞集团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过头的话不讲,过头的事不做。要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邓小平的这个思想,因其高瞻远瞩而具有政策指南针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方针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它完全可以作为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国家哲学,像美国开国者确立的不卷入欧洲事务的外交政策一样有意义。小平当卖中时主要针对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而提出的不当头,在后来的政策中,得到了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