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古代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出生于马其顿的斯塔吉拉城,17岁赴雅典,在柏拉图门下求学。曾受聘为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的家庭教师。公元前335年,重回雅典,创建吕克昂学园,致力于教学与著述。其哲学思想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亚里士多德的文论代表作是《诗学》。该书是西方第一部文艺学和美学专注,一向被誉为西方文论的奠基之作。
文艺本质论:真实摹仿说
在文艺的本质问题上,亚里士多德也继承了传统的“摹仿说”,不过他并没有沿袭其师柏拉图的思路,而是另辟蹊径,对“摹仿说”做了经验主义的解释。《诗学》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地提出:“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摹仿,只是有三点差别,既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索取的对象不同,所采取的方式不同。”就是说尽管存在着各种差异,但是作为艺术都是对现实的模仿,这就是他们的共同性所在。
亚力士多德所说的“摹仿”一词,既有复制、仿造的意思,也有创造性地制作、再现的意思,相对来说,他更重视的是第二种意思。为了突出诗的模仿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他把诗和历史做了一番比较。“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率或必然率可能发生的事。历史家与诗人的差别不在于一用散文,一用‘韵文’;希罗多德的著作可以改写为‘韵文’,但仍是一种历史,有没有韵律都是一样;两者的差别在于一叙述已发生的事,一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所谓‘有普遍性的是’,指某一种人,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会说的话,会行的事,诗要首先追求这目的,然后才给人物起名字”。
一般说来,亚里士多德并不赞成以是否符合生活中的具体事实作为衡量文艺真实与否的标准。“如果有人指责诗人所描写的事物不符实际,也许他可以这样反驳:‘这些事物是按照它们应当有的样子描写的’,正像索福克勒斯所说,他按照人应当有的样子来描写,欧里庇得斯则按照人本来的样子来描写。”
在他看来,作品的描写是否具有真实性,关键并不在于是否实有其事,而在于是否合情合理,是否可信。“一桩不可能发生而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比一桩可能发生而不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更为可取”;“情节中最好不要有不近情理的事”,“但是,如果已经采用了不近情理的事,而且能使那些事十分合乎情理,甚至一桩荒诞不经的事也是可以采用的”。也就是说,按一般认识论逻辑来看是一桩不可能的事,诗人也可以采用,关键在于诗人要运用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这种事情在作品中变得使人感到“可信”,而且“十分合乎情理”,这样,就有了文艺所独具的不同于历史、科学和哲学的真实性。因此,亚里士多德的文艺本质论是一种“真实模仿说”,与柏拉图的“影子模仿说”相对立。《诗学》《诗艺》《西方文论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