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1899年3月6日。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等,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
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是阿司匹林有些新的作用人们并不是太了解。
1、解热镇痛:阿司匹林通过血管扩张起到缓解头痛的作用,对于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等有很好的效果。
也用于感冒,流感等退热。
2、抗风湿:阿司匹林治疗风湿病可解热,减轻炎症,缓解关节痛,降低血沉,在风湿症状控制之后,停用激素之前加用阿司匹林可减少激素停用后的反跳现象。
3、抑制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阻止血栓形成,可用于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塞,心房颤动,人工心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4、减轻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患有川崎病的患儿使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炎症反应和预防血管内血栓形成。
5、抵抗癌症:2014年8月,英国玛丽皇后学院的科学家发现,阿司匹林减少了30-40%的胃癌,肠癌,食道癌患者的死亡率。
长期低剂量阿司匹林口服对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对于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方面,阿司匹林也起到了作用,但效果不那么明显。
研究还发现,阿司匹林至少坚持服用5年以上,才能看到积极作用。
但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包括胃出血,脑出血等,需要注意观察凝血情况。
尽管科学家发现阿司匹林有预防癌症的发生,但具体机制仍然不是太清楚,《核酸研究》杂志最近的一篇论文中关注的细胞内一种叫核仁的结构,它的主要功能是产生核糖体,核糖体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
肿瘤细胞增殖时需要增加蛋白质的需求,导致核仁需求增加。
而阿司匹林可以降低TIF-IA的转录因子活性,没有TIF-IA,核糖体不能再核仁中产生,从而限制细胞产生蛋白质能力,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
综上,阿司匹林作为一种老药,随着科学家的发现,开发了其新的治疗方法,或许若干年后针对TIF-IA和核仁方面,阿司匹林的提取物可以进行相关的靶向治疗,进一步为人民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