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正是踏青游玩的好季节。求医小编要提醒大家,游玩也不要忘了健康,旅游应谨防传染病。
建议先了解目的地的疾病流行情况,并做好预防接种。旅行期间也要做好相应的防护。
出国游一定做好预防蚊虫准备
外出旅游,尤其是出国旅游,即便是短期的旅程,也有感染传染病的危险。
五一假期期间处于春末夏初 的阶段,此时国内暂时没有太大的传染病疫情,但如果是到境外的人群就需要注意了,由于5月-10月是登革热流行的时期,因此去新加坡、泰国、柬埔寨、老挝 等东南亚国家旅行的人群要做好全面防蚊的工作。
近几年国内的登革热的小型局部流行大都是输入性引起的。同时,蚊子叮咬也可能会传染疟疾等传染病,因此去非洲和东南亚旅游一定要重视和预防蚊子和其他昆虫的叮咬。
饮食安全尤为重要
各种流行性传染病有相当一部人是通过接触和食物传染的。尤其是霍乱等通过饮食传播的传染病。
“在国内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霍乱属于强制管理的甲类传染病,发生率极低,亦基本为输入性。”
叶晓光表示,在东南亚由于气候环境、卫生条件和饮食习惯等,造成霍乱的流行率较高,而且饮食传播的传染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在外旅游饮食时如果食物和水的处理和消毒都不过关,就很有可能“中招”。
在传染病较易流行的地区要注意清洁卫生,一定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
建议在卫生条件比较保障的饭店吃饭,尽量避免进食街边小贩的不洁小吃,尤其不要贪图新鲜和追求风味,去尝试那些半生不熟的食物。
去某些地方不妨先接种疫苗
外出旅行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国家要求必须接种疫苗,如果忽视了相关接种疫苗的要求,就可能导致无法入境。
大部分人出国旅行都是跟团的,在陌生的地域尽量抱团观光而避免“单独行动”。例如越来越多人喜爱去中东地区旅行,但近段时间沙特阿拉伯、埃及等中东地区出现了“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病例,是 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目前传染途径还不是很清楚。
如果到中东旅行,应减少避免与动物发生密切接触,在触摸动物后要立即洗手等。
至于戴口罩等预防措施,一方面传染途径尚未完全清晰,另一方面普通民众能购买到的口罩很难起积极的防护作用,除非是N95、N97等医用口罩。由于“中东呼吸综合征”流行率尚不算高,也无需过于担心。
最好的做法就是跟着大队走,“去该去的地方”,相对来说要比较安全。
提醒
归国后,身体不舒服要尽快就医
外出旅游后如果发现身体有异常症状,则应该尽早就医。尤其是旅途中或者回国后出现发热、腹泻、呕吐、皮疹、甚至是出血点、出血斑等状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越快越好,并且向医生说清楚自己去过什么地方、吃过什么食物等。
由于传染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不同疾病和不同人的体质其潜伏时间也各有不同。因此,旅游归 来一个月内如出现身体不适也应引起重视,如腹泻、发热等别当做一般疾病来处理,应尽早就医甚至做体检检查。
●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由不洁的海鲜食品引起,进食或饮用受霍乱菌污染的食物或食水都有可能受到传染,出现无痛性水样腹泻、呕吐等症状,能 在数小时内造成腹泻脱水甚至死亡。
是我国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目前在东南亚和非洲一些国家比较多见。临床特征为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样排泄物。
预防:食用彻底煮熟食物,霍乱病菌在100℃时,3分钟便死亡。
最好饮用瓶装水,建议前往霍乱高发地区先接种疫苗预防。
●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经埃及伊蚊或白蚊伊蚊传播的一组急性传染病,起病突然,体温会升高到39℃以上,会出现畏寒、高烧、肌肉酸痛、骨关节剧烈酸痛、恶 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可导致死亡。
潜伏期是2~15日左右。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国家是登革热高发地区。
预防:最佳的预防方法就是避免蚊子叮咬。尽量选择有空调和蚊帐的地方住宿,外出时记得在皮肤上涂上驱蚊油,建议穿浅色长袖衫以及长裤预防蚊子叮咬。
●疟疾
疟疾是经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潜伏期一般在10-20日左右。发病前往往有疲乏、不适、厌食等症状。而发病时会经历发冷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四个阶段。
东南亚、非洲、南美洲国家是其流行地区。
预防:建议携带青蒿素类抗疟药品,同时做好防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