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共举行过14次国庆阅兵,其中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10周年、35周年、50周年、60周年、70周年的7次大阅兵。
“从1949年到1959年,每年10月1日都要举行国庆阅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勤俭建国的方针,对国庆制度进行改革,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后来因“文革”影响等原因,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时,恢复了国庆阅兵。至1999年的国庆50周年阅兵,又相隔了15年。”
扩展资料: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阅兵,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武装力量,在国庆大典举行的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是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威,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历次大阅兵都是向中国人民汇报武装力量建设的新成就。
通过阅兵彰显了国家主权,突出了国防实力,展示大银了中国政府维护国家和地区安全的力量和决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共举行过14次国庆阅兵,其中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10周年、35周年、50周年、60周年、70周年的7次大阅兵。
历史背景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来十分重视阅兵。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先后举行过3次较有影响的阅兵:一次是1934年8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在江西瑞金县大埔桥红场举行的规模较大的“八一”阅兵;一次是1944年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三五九旅奉命北上开赴抗日前线时,在延安机场举行的阅兵;另一次是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从河北西柏坡抵达北平时,在西苑机场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
新中国成立之后,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滚腔宴商会议的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圆槐1959年建国10周年,新中国每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国庆阅兵,前后共举行了11次。
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1964年台湾防务部门颁布的军队列条令中,首次出现阅兵条款。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缘故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中国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直到1981年,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恢复阅兵,并于1984年国庆35周年时,举行了恢复阅兵后第一次大型的国庆阅兵。
新中国建立以来共举行过14次国庆阅兵,14次大阅兵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59年,先后进行了11次大阅兵;第二阶段是1984年,举行了国庆35周年大阅兵;第三阶段是1999年,举行国庆50周年大阅兵;第四阶段是2009年,举行国庆60周年大阅兵。
四个阶段的大阅兵,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开国大典阅兵式,阅兵部队装备是“万国造”;1959年,受阅武器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1984年,受阅武器装备共28种,全部是中国自行研制的,核武器首次亮相;1999年,新装备占90%以上;2009年,近90%装备为首次公开亮相,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庆阅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民解放军大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