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于会泳,1926年出生于山东省威海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因为家境条件也不是很好,因此在高小毕业后就在小学里任教了。之后于会泳对文艺、音乐十分感兴趣,因此在1946年进入了胶东文化协会文艺团,学习了谱曲、编导及各种乐器的演奏,1949年于会泳被选送到上海中央音乐学院专修班学习,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于会泳也清空是个较为有才的学生,满键模肚子的民歌以及对戏曲创作的一些技能和知识,加上于会泳的独特嗓音,唱起来有特别的味道,令贺绿汀赞赏不已。
2.之后,于会泳得到贺绿汀的批准,毕业后继续在音乐学院深造。1960年代初,于会泳的学术研究和歌曲创作方面的成就已经使大家心生敬仰,两年后,在贺绿汀的推荐下,于会泳被任命为民族音乐理论系的副主任。因为于会泳对音乐创作的独特见解被江青知晓,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1966年,于会泳因为一直忙于《海港》《智取威虎山》的创作,劳累过度导致嗓子失声。
3.1975年,于会泳被任命为文化部部长一职,一直到次年,他被定为“江青反革命集团”成员而被隔离审查,后因为不堪忍受,选择在1977年8月最后一天服毒自尽,以上就是于会泳简介。
4.于会泳与杨春霞是师生关系:如果了解文革时期的一些风云人物的话,肯稿正缓定少不了于会泳。于会泳曾任中共九大代表,国务院文化组副组长等职位,就是因为当初于会泳参加“样板戏”的音乐创作,之后就得到江青的赏识,从此以后平步青云。而对于杨春霞,她是1982年版的《西游记》中白骨精的扮演者。
5.于会泳与杨春霞其实相差十七岁,那为什么将于会泳与杨春霞放到一起说呢?这就是因为两人都是因为戏曲而闻名的吧。不过于会泳与杨春霞有联系不得不提“样板戏”,于会泳因为参加“样板戏”的音乐创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多次发表激进的文章,得到江青的赏识。而杨春霞则是因为样板戏《杜鹃山》红遍大江南北,她所塑造的党代表“柯湘”,获得了很多人的好评,一点都不亚于现在的“超女”,就连当时的柯湘发型都风靡了一个时代。有人就想要问了,这于会泳与杨春霞也没什么联系嘛,其实不然,样板戏《杜鹃山》就是于会泳参加创作的。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由于样板戏的关系,杨春霞大概有3年的时间没有上过舞台进行演出。
6.于会泳与杨春霞在某种程度上只能算得上是同行罢了,但至于私下两人的关系如何我们也不是很清楚,杨春霞将于会泳看作老师倒是很有可能的,毕竟让自己红遍大江南北的样板戏是于会泳参加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