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踟蹰 徘徊 彷徨 区别

一、词义强调的侧重点不同



1、踟蹰,意思是指心中犹疑,强调要走不走的样子。还可用于表示犹豫、迟疑、逗留、歇息等。



2、徘徊,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强调在一定范围内走动、波动。



3、彷徨,表示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还可以表示坐立不安。强调犹豫、心神不定。



二、用法不同



1、踟蹰



(1)用于表示犹豫、迟疑,如:隔了好一会, 李阿虎踟渣激蹰着想什么,但是他终于下了决心。



(2)逗留、歇息。如十四五年劳梦寐,此时才得少踟蹰。意思是十四五年辛辛苦苦忙碌,这时候才得到少许歇息。出自宋欧阳修《再至汝阴三绝》之三。






(3)须臾;瞬间。如踟蹰暂举酒,倐忽不相见。意思是此时这瞬间暂时举起酒杯,很快地就不见了。出自南朝梁何逊《与苏九德别》诗。



2、徘徊








(1)用于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如:他在街上徘徊。








(2)比喻犹豫不决。如:世界上有先例,徘徊者变成同意者,反对者变成徘徊者了。出自鲁迅《三闲集·“醉眼”中的朦胧》。






(3)指危险常顾。如: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3、彷徨








(1)用于指坐立不安,心神不定。一些文艺工作者在林彪 、四人帮横行的十年中,受过害,成为惊弓之鸟,一听见放松的弓弦,又要紧紧地张起,便不知所措了,拿着笔,彷徨四顾。出自艾芜 《对目前文艺的一点感想》。



(2)犹疑不决。就只怕我一走, 玉堂 立刻要被攻击,因此有些彷徨。出自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六四》。





踟蹰 徘徊 彷徨 区别

三、词性不同



1、踟蹰,也作踟躇,用作形容词,指犹豫的样子,还可以用作名词。



(1)名词,指古代刻漏器,用以承者山水。如:为器三重,圆皆径尺,差立於水舆踟蹰之上,为金龙口吐水,转注入踟蹰经纬之中。意思是:有直径约一尺的器具立于水和刻漏器上,像金龙口中吐水一样,流入刻漏器之中。出自《初学记》卷二五引 殷夔 《漏刻法》。



(2)名词,用于指梭的别称。 如:梭,一名踟蹰。出自元龙辅 《女红馀志》卷上意思是梭,也称首梁中作踟躇。

2、徘徊用作形容词,来回走动的,犹豫不决的。



3、彷徨用作形容词,表示犹豫不决的、心神不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