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女留学生骗光父亲320万后消失:被富养毁掉的家庭

女留学生骗光父亲320万后消失:被富养毁掉的家庭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绝大多数家长的共同愿望。越来越多的父母,将极大的希望寄予在自己孩子身上,掏心掏肺都要把最好的给下一代。 “再穷不能穷教育”,为了让孩子能够出人头地,眼界比别人高、阅历比别人丰富,“富养”成为了被许多人笃信的教育方针。 2018年1月12日,一个名为“一个失业父亲等待女儿归”的微博账号发布了一条信息,称自己含辛茹苦积攒的320万被女儿偷偷转走,拿去挥霍还拉黑了全家人。 无奈的他只能在网上呼喊: 女儿,你不把我的钱退回来,我只有死! 不少人质疑事件的真实性,怀疑出生60年代的人怎么能玩转微博,320万也不可能一次性转走。 随后红星新闻采访中,这位姓柴的父亲对网友疑问做了澄清。迟瞎 他出示了相关材料,证明两人的父女关系; 并展示了女儿的银行流水,从2016年初开始,钱被陆续跨行转出,今年年初这些钱又再次被转走。 “一共320万,都是被女儿转走的”。这笔钱,原本是供孩子去加拿大留学的,是柴先生几十年的血汗积蓄。 柴先生没退休时一直是工薪阶层,退休后倒卖文玩字画赚了点钱。因为出身贫寒,用他的话说, “我平日吃饭米粒掉到桌子上都要捡起来吃掉”。 他半生积攒的钱,一听到女儿有去加拿大留学的机会,便毫不犹豫地全部转到女儿的名下。 可从他爆料的截图中看,女儿在加拿大的生活却并不像寒门出的学子。 她在朋友圈大肆晒着大牌包包和高档餐厅,完全一副“炫富”的姿态。 不过柴先生也表示,此前一些媒体报道码旅空中, 内容虽属实,照片却弄错了,有好几个不是自己女儿的照片。 而当柴先生在微信上询问她“爸爸牵挂,盼复”时,却被直接拉黑。 从此往后,他再也没联系上自己的女儿。无奈悲愤之下,他给女儿留言:“如两天内收不到你的信息,我只有死……我被你骗得身无分文。” 他说,遵循“富养女儿穷养子”是他最大的教育失败。 “对她的要求,即便觉得不合理,最后也会妥协。” 他一步步妥协,女儿一步步得寸进尺,直到最后她变成一个陌生人,一个“白眼狼”,一个“极度自私的人”。 人老了,活一生也没活明白,节衣缩食地把孩子当“富二代”来养、换来孩子的自私自利。 这样的寒门养“贵子”,只养出了心痛与背叛。 △ 寒门养出忘恩负义 因为“想给孩子最好的”,所以, 父母规避着孩子们面对挫折的一切可能镇喊。 “我爸是局长”、“我告诉我妈去”……父母若永远作为孩子的保护伞存在,养成他们胆小怕事、虚荣娇纵的性格,也许会毁了孩子一生。 而寒门养“贵子”的最坏结果,就是养出忘恩负义、自私自利,甚至冷漠冷血的“白眼狼”。 2017年8月3日,上海金山区一女子向环卫工母亲要钱未果,竟然当街对母亲大打出手。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她拽住母亲头发拖行,并试图殴打。母亲的同事称,这位“女儿”无业,长年向环卫工的母亲要钱。 而她自己也是个母亲,有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言传身教不存在,她只想着榨干年迈母亲最后的一点钱。 同样,2011年,令人震惊的留学生机场刺母案发生。在日本留学五年的汪佳晶,那一年23岁,他的家庭十分普通。 家里为了供他上学,到处借钱,补上了他在日本留学五年的所有开支。 他却从不体恤家人,四处举债的母亲在机场接汪佳晶时,因拿不出钱被汪佳晶连刺九刀,胃、肝等多处内脏破裂,一度生命垂危。 在机场见到母亲时,汪佳晶的第一句话是: “钱到底有没有,给不给我”。 没有阔别重逢的感慨,没有挂念母亲的思绪,甚至没有对亲人的一点点亲近。 当他将母亲捅成重伤时,汪母反复呼喊的却是 “你走呀,你走,妈妈不会怪你的”。 这可能是一个母亲对儿子做出的最大溺爱。 处处养尊处优的儿女,无法体会到父母付出的血汗。他们表现出的矜贵,可以用冷血无情来形容。 寒门养出这样的“贵子”,可能是父母的最大悲哀。 △ 父母成为无限提款机 很多父母认为,想要培养孩子的眼界,就要从满足物质欲望开始。给孩子穿名牌,从小学钢琴小提琴,就能培养出气质佳眼界高,“以后不容易被外界的花花绿绿诱惑”的孩子。 然而,如此“富养”,拼尽全力也只是将就。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经济学教授曾经共同写了《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一书。在调研了18个国家和地区的贫困人群后,他们做出了一个结论: 穷人会越来越穷,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刻苦,不够努力,而是因为“穷人意识”。 穷人意识是指,他们缺乏发展自己、充实自己的机会,缺乏长期的眼光。因此,他们更加缺少持久的竞争力,导致越来越穷。 单纯物质上的满足,把儿子女儿养成了“富二代”的模样,事实上,很难进行跨越式的突破。 流于形式的“富二代”,让父母变成孩子的无限提款机。 当把所有资源都奉献给孩子,给孩子买最贵最好的电子产品,提供奢侈的吃穿衣住。在拼命提供物质环境时,很容易忽略对孩子精神上的栽培。 他们脚下踩的是父母用血汗垒起来的钱,不是本身的气质与内在精神。过度依赖物质,养出来的孩子不会成为精英。 寒门养“贵子”,还容易养出娇生惯养的“小少爷”和“小公主”。 富养孩子的家长,多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孩子的情商和智商上,却很容易忽略“逆商”。 逆商(AQ)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当孩子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能力。 在教育中,逆商就是常说的“挫折教育”。 但富养“贵子”的家庭,父母经常替孩子操办所有事。遇到困境,也都是家长来亲自上阵,挨个解决。 2017年8月,23岁的大学生徐斌沉迷游戏赌博,生活挥霍无度,网贷欠十几万,被威胁跳楼。 他的老母亲却在农村里,养猪供其上学。 徐斌能从农村考到城市里读大学,让他的母亲倍感骄傲,尽管家里条件十分贫寒,母亲仍节衣缩食,没日没夜地忙碌供儿子上大学,每一个月还给儿子1000元生活费。 1000元,看起来不多,却是这位母亲能拿出的全部的钱。 喂猪,砍柴,挑粪,去县城里做清洁工补贴家用……丈夫和公公还卧病在床,他的母亲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 一年全家的收入不足两万元,“平时能节约的就不花钱”。而母亲全年花在自己身上的钱,也只有1000元左右。所以,每月给儿子1000元的生活费,已经是最大限度的“富养”。 儿子却不学无术,沉迷赌博,甚至走上了网贷的道路。 十几万的缺口,一下子打垮了全家人。 就在母亲咬咬牙,东拼西凑,为儿子还上了12万元的贷款后,徐斌不思悔改,又开始进行了网贷。 被母亲用苍老的双手保护着,他体会不到那份发自肺腑的、带着血汗的溺爱。 一口气拿出12万替儿子还款的母亲,最贵的衣服没有超过100块钱。 △ 亲子教育走向歪路   《变形记》有一期,主角是“被惯坏了的小恶魔”刘思琦。 她对花钱没有概念,每个月零花钱就有几万块,最多的时候,她一天花了11万。 在家里,妈妈帮她穿衣服、姑姑给她剪脚趾甲,姨姥给她喂饭。 刘妈妈说,送刘思琦去参加节目,因为“女儿太任性”了。但她却忽略了,没有一个孩子,是突然任性起来的。 父母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成长环境,本没有错。但当抚养变成盲目的富养,认为砸钱就能养出有出息的孩子,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 曾经的热帖《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的暑假》,其实仔细算算并不夸张。奥数、钢琴、围棋、轮滑、英语,是很多家庭的“标准教育配置”,也并不是坏事。 但是,如此高成本的教育,一旦超出家庭经济实际水平,就很容易走进歪路。 当孩子们以后炫耀着诗和远方,很难想起父母尚在苟且。 《蜗居》里海藻妈得知女儿做了小三,痛心疾首:“俗话说,富养女穷养儿,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现在看来,我吃亏就吃亏在这辈子没钱,没为你们姐妹两个提供好的生活环境。“ 曾经有一位母亲在网上发帖倾诉,自己深受这句台词的影响。 发帖的母亲是一名普通职员,月薪三四千。她从来不让女儿做家务,连内衣都替女儿洗。高三时就给孩子咬咬牙换了苹果手机,花了五千多元。 但在大学毕业前,女儿突然打来电话说,希望母亲能在自己的卡上存入20万元。理由是,有了钱她才好发展事业。 这位母亲称自己“失败”。 有网友留言: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你富养女儿很“成功”——可惜你只是培养了她自我意识膨胀、拜金、懒散和自私。 并且,这样的“富养”还导致了家庭关系失衡,他们之间的母女情已经被金钱冷漠地隔阂开了。 这位母亲的心情,其实并不难理解——做父母的,都希望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能够给孩子更好的生活。 但 更美好的人生,并不能和富足的物质生活划等号。 内心富足,才能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进一步的上升空间。 △ 真正的富养是精神富足 富养孩子,不是让孩子成为娇生惯养的“啃老族”。当父母给孩子的所有一切被用来炫耀,那就失去了“富养”的真正意义。 因为,富养本无罪。它的目的,并不是让孩子贪图享受,而是教孩子如何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 真正的富养,不只是钱。 是父母言传身教,是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 著名作家小霍丁•卡特曾经说过:“我们希望有两份永久的遗产能够留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是根,另一个是翅膀。” 这里的翅膀,并不是物质条件本身,而是指物质条件所创造的机会——让孩子去做更难、更有意义的事情。 父母的以身作则,则是“根”——因为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真正的富养不是暴发户式的教育,不是填鸭式的让孩子一口气上十几种补习班,而是让孩子找到最合适的成长方式。 人生很长,孩子的前半生,最亲近的老师都是父母。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教授麦迪纳(John Medina)曾经写了一本书,批评美国的教育制度没有顾到儿童大脑发展上的不同。 他认为,用同样的课程去教不同的孩子,会使孩子感到挫折,扼杀动机,让这些学生变成“社会不可负荷的成本”。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不例外。 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虎妈狼爸”式教育,也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所谓的“富养”。根据每个孩子自身不同的性格和家庭背景,等方面给予不同的教育方法才是最合适的。 真正的富养,重要的是精神富足。 吴尊在《爸爸去哪儿》里,总是不忘在生活的细节里处处教育孩子,要舍得吃苦,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不能浪费,要有礼貌。 吴尊用实际经验说明了“富养”绝不仅仅是舍得花钱,还要用心倾注自己的爱。 让孩子学会坚忍不拔,学会奋发向上,更重要的是,学会感恩。 1995年5月底,孙红雷揣着8000元和一个手机,来到北京报考中戏。好不容易考上的他,母亲前来探望。同学们吵着要孙红雷的母亲请客,年轻学生们在餐厅里,七个人吃掉了八百多块钱。 等到母亲临走时,孙红雷才发现母亲买的居然是站票。 “这么远的路,您省这点钱干嘛?”孙红雷着急地问。  “三郎,实话给你说,妈没钱了。” 老人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低下头手足无措地说。 正想给母亲钱的孙红雷也意识到,自己带来的那8000元,用了这么久也所剩无几。他红着眼睛,眼泪蓄满眼眶,向母亲道歉,母亲紧紧握住他的手,说:“看到儿子有出息,走着回去也高兴”。 接下来,孙红雷在中戏成了最努力勤奋的学生。直到跻身一线演员行列时,他特地把父母接到北京,然后将一把钥匙放到了母亲手心。 他买了一套房,作为送给父母的报恩礼物。 其实,教育这件事,不必刻意划分穷养、富养的那条分界线。 著名儿科专家崔玉涛曾说过:穷养并不是钱少,富养并不是钱多。 穷养是让孩子富有创造性和勇于承担,不要过早地告诉他答案,而是更多地引导他,让他自己去创造。富养则是让孩子多理解多接受一些,在文化修养上倾注更多心思,并不是指物质上的限制和拔高。 两种教育方式,只有合理搭配,才能将家庭教育做得更好。 真正的贵族教育,首先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