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说起王凤山,大家都知道他是王派快板创始人,相声门里是侯宝林和马志明的师兄拆滚,马三立的搭档,马六甲的师父。
说起金文声来,大家津津乐道的是他是郭德纲和梁宏达西河门的师父,高峰的引路人之一,去世后遗像被供奉在德云社后台等等。
其实王凤山和金文声在相声门里是一对师徒,除了这个关系之外,他们还曾经是合作的搭档、患难的朋友和知心的兄弟。
本篇文章主要内容来自金文声的回忆录,笔者权当“翻译”一下。
一、 生意关系变朋友
王凤山生于1916年的北京,金文声生于1930年的山东。两人刚认识时其实是生意上的关系,金文声当时还叫金刚,他在济南有一个小园子,王凤山1949年到济南就在金文声家的园子里卖艺,两人就算认识了。
王凤山出身苦是文盲,金文声则有文化,金文声又特别喜欢王凤山的快板,因此很多时候他就帮不认字的王凤山写活上活,两人逐渐成为朋友。
二、“偷”来的代表作
王凤山有个王派快板代表作《双锁山》,这个节目最早是乐亭大鼓靳文然唱的。他到济南演出时吸引了王凤山和金文声的注意。王凤山非常喜欢这块活,但是人家靳文然演出完了就回唐山去了。
金文声当时二十出头正是胆子大的时候,他立马动身追着靳文然到了唐山,在唐山他一边撂地一边找机会去听《双锁山》。听了三回他就全记住了,回来后说给王凤山,两人把这个节目改编成了快板,《双锁山》也就成了王派快板压箱底的节目。
三、 朋友变兄弟
王凤山在济南时有两位妻子,为了响应《婚姻法》他离了婚但是得赔给两位妻子一人二百元。(笔者也不知道为何全离,不应该离一个留一个吗?)
四百元在当时是笔巨款,金文声看王凤山靠卖艺不可能挣出来这些,于是在他的建议下两人开始一边卖艺一边自己制药糖卖,每天起早贪黑的干。到底后来挣出四百块钱没有,金文声也没说,估计够呛。不过通过这一回相差十几岁的两人更是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四、 阴差阳错提携两位明星父亲
1955年时王凤山在济南实在赚不到钱就跟着王树田去了武汉,他到武汉后写信邀请金文声也过去。但是金文声担心口音问题不敢去。于是他推荐黄廷栋去了,这个黄廷栋还有个名字叫黄枫,他有个儿子叫黄宏。
后来王凤山在武汉生意也不好于是又去了天津进了天津电台曲艺团,曲艺团里缺少一场快书,于是他又邀请金文声,但金文声还是因为口音问题不敢去。于是他又推荐了自己的师妹崔金霞去,崔金霞和丈夫带着全家都去了天津,她丈夫叫郭昌仪,郭的快书是金文声教的,郭昌仪后来在相声门拜师侯宝林。
郭和崔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郭秋林,另一个叫郭冬临。其中郭秋林的相声门师父是侯耀文。
五、 柳暗花明遇熟人
1956年金文声有一个师兄安和顺在东北病倒了,他邀请金文声到东北佳木斯帮他上台演出。金文声上了火车顺路还在沧州赶了个会赚了钱,没想到再上车时钱包被偷了。金文声一时落入尴尬境地。
好在金文声在天津下了车,拿着退了半张票的钱去鸟市撂地卖艺赚路费。刚走到百鸣茶社就看见水牌上赫然写着“王凤山”,不过当时艺人叫凤山的可不少,他进一步打听才敢确认这就是熟人王凤山。
等于王凤山几次邀请金帆御改文声态判没成,一个小偷把金文声送到了王凤山的跟前。
六、 马三立一句话奠定师徒
此时的天津电台曲艺团大牌云集,张寿臣、马三立、常宝霆、李润杰、苏文茂都在这里,但这里正好缺一场快书,之前的快书艺人傅永昌刚走。于是王凤山推荐了金文声。
曲艺团邀请全团大部分演员集体验活,金文声此时26岁,年纪不大但演出经验很好,他说了一段《武松赶会》作为验活的节目。
等到金文声表演结束轮到大家提意见时,马三立第一个站了出来:“我觉得他比傅永昌强”。他这一带头其他人也纷纷说好,张寿臣则夸金文声是二十岁的年纪五十岁的艺术。最终金文声成功进入天津曲艺团,一直到退休和去世他都是天津曲艺团的演员。
说来金文声和天津的缘分还是得感谢第一个站出来肯定他的马三立,这一句话也让金文声以后的名字和身份也产生了变化。
七、 兄弟朋友最终成师徒
金文声入团之后一开始还是继续叫金刚,直到有一天他去演出看到水牌子上没有他的名字,倒是有个叫金文声的说快书。他立刻懵了:“谁是金文声啊?一场演出我说快书他也说,这怎么演啊。”
管事儿的直接告诉他:“你就是金文声,王凤山说你是他徒弟,他儿子叫王文元,你这个大徒弟叫金文声。”
原来天津曲艺团要给金刚上户口,由于他一开始就是以王凤山徒弟名义进来的,于是上户口时干脆正式报了新名字,金文声。
考虑到自己确实曾经跟王凤山学过快板,在孙少林撮合下还差点拜师,金文声就接受了这个新名字和身份,从此他正式成了王凤山相声门的大徒弟。
王凤山去世前几年,金文声打报告申请经费给他录了十段代表作,其中就有他们俩“偷”来的《双锁山》。王凤山去世后,金文声通过黄宏的父亲将王凤山的快板卖给了博物馆,得来的一千元钱全都交给了王凤山家人。
王凤山一辈子比较老实忠厚,金文声则相对来说年轻气盛一些,两人的师徒兼兄弟组合倒也般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