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29年大萧条之前,美国农业就因为生产过剩等原因开始了衰退,1929年的大萧条进一步重创了美国农业。在1929年,美国共生产了110.52亿美国加仑(US gallons)牛奶,威斯康星州、明尼苏达州、纽约州是美国当时最大的三个产奶州,牛奶产量分别为12亿、8.25亿、8亿美国加仑,在大萧条时期,牛奶不是刚需,当市民们可以花更少的钱吃饱时,是不铅世会去花更多的钱去购买牛奶的,所以当时美国的牛奶明显是供大于求。过剩牛奶为什么会被倒掉?首先是知道的是牛奶的生产问题,奶牛也不是想产奶就产奶,想停止泌乳就停止泌乳的,奶农需要不断的挤奶,否则产量会降低,对奶牛身体还有伤害,所以牛奶就会囤积。这就涉及到牛奶保鲜的问题,但牛奶极难保鲜,而且根据当时的技术水平,冷仓保存成本更高,如果不冷仓存储的话,牛奶会腐坏,所以多余的奶只能被倒掉。根据供求规律,当需求一定的时候,商品供给的搏虚增加会降低产品的价格。如果奶农降低售价的话能否挽救牛奶过剩的问题?资料显示,在纽约州3.5%乳脂含量牛奶平均收购价(直接从奶农收购的价格)由1931年1月的每100磅2.25美元,降到了1933年4月的每100磅0.99美元。随后纽约州州议会调查委员会出示的报告显示,“纽约州牛奶收购价已经低到无法维持奶农基本生活的水平,许多奶农就连生活必需品都买不起,而许多奶农以毕生积蓄投资的奶场可能都将付之东流。”显然,降价带来的结果是,牛奶价格的整体下跌,卖得越多,赔的越多。为什么不做做好事,把本该倒掉的牛奶送给穷人?因为那样做会让本来就萎缩到很小的牛奶市场更变得所剩无几,留下的奶更是卖不出去,奶农的生活也就彻底无以为继了,牛奶业会彻底垮掉。经济学家托马·索维尔在《诡辩与真相》一书中指出,“联邦政府仅在1933年就购买了600万头猪,然后将其毁灭。数量巨大的农产品葬于耕犁之下,就是为了让其退出市场从而把价格维持在官方所规定的水平上,因为同样的原因,大量的牛奶被倒入了下水道。”此外和倒牛奶相关的是当时的农业政策,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农业调整法案》等一系列农产品价格支持计划随即出台,试图提高牛奶价格与奶农的收入。联邦政府按照奶牛的头数给补贴,但奶农只在乎奶牛补贴,而不是为了卖牛奶,这种基激燃情况下倒掉牛奶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