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司档明升马为安置被贬官员的闲职,为从五品。大概相当于现在市人大、政协的副主席等(副厅级)。
唐代别驾、长史、司马称为“上佐”,因其品高俸厚,又不亲实务,故多用以优待宗室或安置闲散官员等,所以白居易称这类官为“送老官”。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江州司马青衫湿”当时指白居易自己被贬九江郡司马,现在引申为官位不高或失意的文人。
扩展资料
历代“司马”的职能
一、殷商时期开始设置
殷商时代司马,槐巧位仅次于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掌军政和军赋。
二、春秋时期延置
司马是专门负责管马匹的官,是非常重要的军职,掌握着战车与战马。
三、西汉设置大司马
西汉武帝取消太尉一职,设置大司马。 西汉一朝,常以授掌权的外戚,多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联称,也有不兼将军号的。
四、东汉行老
大司马东汉初为三公之一,旋改太尉,东汉末年又别置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
五、魏晋南北朝
三国官制基本沿袭了东汉官制,曹魏在三公之上另设大司马,为上公,第一品,位在大将军之上,一般由大将军升迁而来。南北朝置废不常。陈用作赠官。北朝魏、齐的大司马与大将军为“二大”,武将中排名第一,也在三公之上。
六、唐代
唐代州刺史从三品,其下佐官有别驾1人,从四品下,长史1人,从五品上,司马1人,从五品下等。别驾、长史、司马称为“上佐”,唐制规定,凡刺史缺员或为亲王兼领时,上佐可代行州事。但在一般情况下,上佐并无具体职任,因其品高俸厚,又不亲实务,故多用以优待宗室或安置闲散官员等。
七、明清
明清时用为兵部尚书的别称,统管全国军事行政长官,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