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有3个声调。一字独用、作为词或句子的最后一个字使用,读本调第一声(阴平),如一九、统一、得一等。一字用在第四声(去声)字的前面时,一,第二声(阳平)。yi,一(平)、第二声(阳平)、第三声(上声)字的前面时,一变调,读第四声(尺如去声)。
一、一字的声调
1、读一声
“一”字独用、作为词或句子的最后一个字使用时,读本调第一声(阴平),如“一九”、“统一”、“一一得一”等。
2、第二声
“一”字用在第四声(去声)字的前面时,“一”变调,读第二声(阳平)。
常用词有:“一个、一册、一步、一次、一面、一夜、一阵、一日、一半、一片、一句、一份、一代、一路、一定、一切、一再、一向、一样、一带、一味、一伏帆概、一致、一贯、一部分、一会儿、一块儿、一下子、一瞬间”等。
3、第四声
“一”字用在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第三声(上声)字的前面时,“一”变调,读第四声(去声)。
常用词有:“一回、一种、一本、一张、一根、一条、一头、一口、一层、一排、一把、一声、一方,一人、一支、一年、一生、一身、一边、一起、一齐、一直、一点儿”等。
二、一为什么有三个读音?
因为一有三个变调。一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作y。此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本义为最小原始单位,最小的正整数,后引申相同的,无二至的、整体的、全部的、整个的、所有的等。一的甲骨文特殊指事字,抽象符号一既代表最为简单的起源,也代表最为丰富的浑沌整体。文字一至四横划表示数字一至四,是原始记数符号。
三、一字为什么要变调?
因为汉字读音的高低升降,即声调,贯穿于整个音节中间,普通话的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一声、二声、三声、四声。读书说话不是孤立地发出一个个音素或音节,而是连续发出许多音素或音节,形成语流。在这个过程中,音素之间或音节之间就相互影响,产生语音的变化,我们称这种现象音变。
拓展资料
“一”字简介:一,音yī,(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汉字的基本笔画,也可单独成为汉字,基本释义是最小的正整数。
“一”的相关成语:
1、一五一十 [ yī wǔ yī shí ]【解释】:五、十:计数单位。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五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2、一年一度 [ yī nián yī dù ]【解释】:指每年一次。
【出自】:宋·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五:“惟有春风应最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译文】:只有春风应最应该珍惜,一年一度就回来一次。
3、一点一滴 [ yī diǎn yī dī ]【解释】:形容微小零星。
【出自】:近代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清贫》:“为革命缺困雹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
4、一模一样 [ yī mú yī yàng ]【解释】:样子完全相同。
【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今日抬头一看,却见他黄着脸、秃着头,就和前日梦里揪他的师姑一模一样,不觉就懊恼起来。”
5、一生一世 [ yī shēng yī shì ]
【解释】:一辈子。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三回:“他倒拿定一个主意:说是人生婚配,关系一生一世的事,不是混闹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