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如何评价《人间小团圆》这部电影?

如何评价《人间小团圆》这部电影?

就事论事。

叙事手法与剪辑,国内一流。包括转场的技法,至少最近两年的国产电影少有如此令人觉得“诶这个转场有两下子很认真啊”的影片。

画面中等水平。可以看出后期想做出一种岁月感,但是和之前看过的同为港片的岁月神偷比,总是差了些什么。

配乐可以感觉是用了心的,及格偏上水平吧。

故事本身一塌糊涂。好吧我是学编剧出身的人,和导演出身后来开始自己写剧本的人比较,同样是身兼编剧导演两职,在想法上、以剧本为重心和以镜头为重心是两个概念。

前面夸只是为了最后这里骂一下,电影中有一些相当不错的点子,可能是某一场,可能是某几个镜头,可能是某句台词、某个细节。但是导演为了迎合这一些亮点,试图力不能及地拼合它们。

这让我想到以前写分场的时候,想到一个绝妙的场景,虽然和整体故事并不搭,但是没办法,就是喜欢这个场景,舍不得放手,宁可多写四五场无用场景也要把这一灵光闪现嵌进去。

本片同感。被导演的无数个“灵光一闪”分割得支离破碎。

这片子彭浩翔要能忍二十年再拍,也许能拍出他想要的味道。

有剧透。原帖:

这部电影从知道有到在电影院里看完差不多有一年时间。一年时间我陆续看了这部电影里主演们的其他电影,听了很多首粤语歌,因为了解,也更加喜欢香港这个圈子里的人和事

香港诗人廖伟棠看完香港场的小团圆后写了一篇影评,大概是说这部电影是 一封写给香港的家书 ,取自那首"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之意。后来看公元兄还是谁说,这部电影是香港版的。

当时被震惊到,感觉肥彭怎么可以拍出一一那种婉约又有哲理的剧情片,不是他风格呀。因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妥妥的黑色幽默,讽刺吐槽两不误。而这部,等我看完才明了,即使是拍家庭伦理文艺片,还是抵挡不住他的个人风格。

三对夫妻的故事,我本最期待杨千嬅和曾志伟那一对,以为导演会让他们的故事成为整部电影的焦点,但最后让我流泪的是Gigi和古仔这一对,包括他们的女儿可怡。他们一家人和很多普通平凡的香港市民携手共救搁浅在沙滩鲸鱼的那瞬间,全景镜头拉过去,加上前面铺垫了那么多戳泪点的台词,一下就让人掉泪。 每个人都曾是“搁浅的鲸鱼”,在生活的汪洋大海中,随着潮起潮落,总会有搁浅的时候,有的人就此死在了海滩上,有的人如片中的做法事破地狱的吴孟达所言,死掉了一部分。

古仔说,你知不知道女孩长的丑是件很惨的事情啊。以后连灯泡坏了都没人帮女儿修。

每个男生心里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沈佳宜,也都会有属于大家的庄咏诗。女孩子长得丑真的很惨,林兆霞成了彭浩翔的御用丑女,我觉得她越来越好看。

可怡超级奇怪,半夜爬起来吃榴莲,喜欢一只叫小青的蜥蜴。

榴莲外壳坚硬丑陋无比,但是果肉奇香,这是外表丑陋内心美好的可怡。变色龙从外表看上去就不是个讨人喜欢的货,但是“如果你喜欢怪人,其实它很美”。可怡虽然不能称之为漂亮,但是非常得意有趣。古仔一直让她学咏春,就是想让她成长出榴莲般的坚硬外壳来保护柔软的内心。

最后猪仔问爸爸我可不可以不吃榴莲了,爸爸说当然可以。电影没交代为什么可怡会夜半偷偷起来吃榴莲。,也许是爸爸自己喜欢吃榴莲,一直哄女儿说吃榴莲会变漂亮。但想想就觉得这样好惨。

小青后来死了。也许导演想说小孩子最初面对死亡往往是面对自己宠物的死亡,这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可怡有一天吃坏了肚子问曾志伟演的邱医生说,人死了会怎么样,人为什么要生活这类的问题,他敷衍过去。直到在偷情的刺激过后邱医生憋着气尽量在维持他和妻子的家庭,在一起经历了“炸弹”、“岳母天堂退信”事件后他决定开始呼气,结束了和女护士的婚外情。

他在车里告诉那个对他死心塌地的小护士说“ 每次下班,一过干诺道,我就在想,怎么会有那样一条路,能到达所有的目的地呢? ”“你还年轻,可以去往所有的目的地,而我,必须要生活。”小护士后来哭着离开了。旁边一个女观众悄悄对着旁边的人说,这个女的是真心爱他的。

小护士在电话里给邱医生唱了首粤语老歌,"愿我会揸火箭 带你到天空去 在太空中两人住 活到一千岁 都一般心醉 有你在身边多乐趣 共你双双对 好得尺好得意 地暗天昏当闲事 就算翻风雨 只需睇到你。"——

个人觉得这一段是导演为了致敬八九十年代的粤语歌而故意插入的。

直到快要结尾,邱医生才告诉可怡,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吸气,憋住,呼气,再吸气,憋住,呼气。" 等听到这句话,才觉得这话分量很重。

其实人生根本无目的。一切,不过是吸气,憋住,再呼气之过程。只有呼出,才能再吸;只有放下过去,才可迈步向前。去哪?根本不重要。世间并无目的地,过程就是目的地。所以唯一应关心,是该和谁并肩,去吸气憋住再呼气。

剩下的,就听黄霑:「 顺意趋,寸心自如。任脚走,尺躯随遇。 」

电影到最后一幕,曾志伟和千嬅面朝阳光在跑步机上运动,将一直贯穿影片的那层“忧伤的薄雾”拨开,让人顿觉豁然。三个家庭的浮浮沉沉,最后在一家麦当劳里化险为夷,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最喜欢开场抽着烟的千嬅,有一种莫名的魅力。将梦境实体化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同时也带着浅浅的疼痛感,让你感叹凡尘生活的不易。

1个半小时里面把3个故事都说清楚难度甚大,电影没有完成这个任务,以致3条线索都没有说清楚就结束了。等于说结构乱,但肥彭的剧本一流。要是放在内地,以内地导演的尿性估计会拍三部电影。

最后四分之一失控了,早早收尾。杨千嬅那个故事明明应该多讲讲的。

电影看完是等着听明哥的主题曲。一直觉得香港电影少不了填词人的贡献。Wyman写实在是掏心掏肺的作品。

—— 你要记住只得一套呼吸方法。 听完最后一句深呼吸一下才缓过来。

每一句都能和电影对上。

小团圆在香港叫香港仔,是说一个捕鱼的地方,人们世世代代在那边维持生活。而电影的英文名是 Aberdeen。当时没有细想,后来被人科普才知道,Aberdeen,阿伯丁。既是香港仔的译名,又是是英国前外交大臣的名字,《南京条约》的签订者。所以这里是"租借过某传奇"的地方。

(包括得知还有代表“ 香港的起源 ”的意思时,想起了日本的一部电影,其中也有关于起点一说。)

肥彭不如陈果有种,不在内地上映,而肥彭觉得这电影是为香港而生的,连最细枝末节的东西都代表着香港,要给所有人看。

我想他的初衷就是想要Aberdeen这个名字。

电影中,每当夜幕降临时,香港街道常常以一种色彩斑斓,颜色艳丽,灯光柔和的模型世界呈现, 宛如一个童话世界一样,美好恬静但又诡谲。

这种夜晚中存在于超现实空间里美好的香港模型她的美好恰恰表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争吵,挣扎。

从头到尾都有失焦镜头,恍惚得梦境与现实也分不清。本想吐槽下光影太浓烈。最后字幕打出来才会心一笑。

——本片所有失焦镜头,均为导演要求,与摄影助理之老花无关。

妥妥的肥彭风格,好想给他鼓掌!!!

听说影片耗资200万,建了长20米、宽9米,有60座大厦的纸扎城市。

肥彭剪了80个版本,最后从初剪150分钟直到97分钟。

在豆瓣打五星,其实由于片长短,剪多了,结构乱等等问题,三四星就够了。但是那一星是给它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也正是巧合,明明是最代表香港小人物的电影,从导演到唱主题曲的人到填词人随便挑出来都是香港标志性人物都能代表香港的电影反而是被骂得最惨的。电影里很多隐喻,我想这也算一种隐喻吧。

古天乐、梁咏琪、曾志伟、杨千桦,这样一个主演组合虽称不上巨星云集,但在香港电影界绝对算得上实力和人气都很雄厚的阵容。然而,尤他们主演,彭浩翔导演的《人间小团圆》5月8日上映至今,票房成绩刚刚过千万,同档期且制作成本及阵容搭配并不在其之上的《同桌的你》、《催眠大师》票房则早已过亿。究其原因,无论业内人士,还是看热闹的网友都把票房势力原因归咎于“抵制DWZ”,上网搜索该片,也确实不少谩骂DWZ从而由此及彼对于电影的抵制声音,但是,一部众星加盟的中等成本港片在内地市场的失利真的能归结于对于一个人的抵制吗?

港产剧情片“不接地气”,片名过于文艺范

香港和内地,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的制度上的差异,文化上的差异,反应在电影上就表现为香港电影不接内地的“地气”。香港的剧情片或是年代戏反应的都是香港人过去及现在的生活状态,与内地人熟悉的生活状态有着显著的差异,所以这一类的港产片在内地一向票房成绩较低。回顾这些年的港产剧情片,包括彭浩翔导演的两部系列电影,在内地上映的票房情况都是差强人意。再加上彭导这次一改风格尝试的文艺范儿,即便是内地接地气的文艺好口碑影片《钢的琴》、《万箭穿心》票房都十分惨淡,何况这部从片名上不知所云的港产文艺片。

映前宣传力度不够,网络声量不温不火

对比时光网上影片与其他几部竞品影片的宣传情况,视频数量、图片数量、新闻数量这些关键物料指标都明显落后,唯一遥遥领先的微影评数量中也是毁誉参半。

百度指数和新浪微博指数同样表明,影片上映前没有明显的起势上扬,甚至还有逐渐走低的趋势,绝对指数也远低于同档期主打影片。由此可见,本片的宣传工作确实没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抵制活动确有影响,危机攻关能力不足

之前一部《放手爱》的惨淡收场就应该引起发行方的警觉,但似乎并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 而且导演又发表了“尊重个人言论自由”的观点,从人权和普世价值观上没错,但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说出来无疑给抵制活动带来了火上浇油的作用。在整个事件的发酵过程中发行方始终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危机公关能力,以至于到影片真的上映后200多万的首日票房才让大家都傻了眼,而实际上,早在上映前网络舆情的各种谩骂声早已此起彼伏,这些本早该引起注意,也许骂的人本就不是电影的潜在观众,但如此的声量显然应该有快速有效的危机公关方案予以应对,也许还有挽救的可能。总而言之,这些林林总总的因素汇聚在一起才是这部电影票房不济的原因,而抵制活动不过是为大家本就不打算看的决定增加了一个无比正义的砝码而已。

彭浩翔对于故事矛盾的解决是酱理解的:《志明春娇》出去买包烟,聊两句,就解决了;《春娇志明》拍个视频,聊两句,就解决了;《低俗喜剧》昏迷一段时间特么不用聊两句也解决了;《人间小团圆》在麦当劳吃吃薯条,聊两句,也解决了。。。

哲学小品外观,市井通俗剧内核,说得逼格高一点,无非是都会症候、情感焦渴、意义空洞,平静而完整的家族内部暗流涌动的不安,中产阶级安逸生活表象背后的深度荒诞,这些东方伦理危机和西方现代性危机交叠而成的母题,说得逼格低一点,无非是某家丈夫乱搞、某家老大爷不正经、某家女儿长得不像爹、某家太太是个戏子、某家奶奶阴魂不散,说完这些,我们一起跳个广场舞,然后结伴去买菜。

所以,接下来所有被编出的故事,其实都是可以预先想到的——痴男怨女在各自的选择焦虑中作困兽犹斗式的挣扎,惶惑不安地面对历史和当下的沉疴、难题与隐痛:母女隔膜、童年阴影、诱惑与出轨、名利和潜规则、回不去的往昔、更改过的容颜、不明真相的亲子关系、轻度自闭症的臆想狂女儿、陷在第二春里让古板的传统道德蒙羞的父亲。然后,急不可待地寻找和利用一切偶然出现的、哪怕是自欺欺人的腾挪空间与借口:蜥蜴、榴莲、碟仙、咏春、美女护士、俊俏商人、逢场作戏的求欢酒局、自我编织的阴阳对话。到最后,生活最大的痛楚,也无非就像那个深埋地下、偶然露头、造成短时间巨大焦虑和避难式的迁徙、却终究在一片无伤大雅的喧闹中被成功拆去的战时炸弹。

用文艺腔来阐释的话,你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沿着原本的轨迹前行,当勇毅和麻木成了硬币的一体两面,其实人人都是搁浅的鲸鱼,在乡愁和死亡的边缘,无助地仰卧在陌生的世界里,你的绝望与哀伤,他的温情与救赎,或者只是第三方微博里一个奇观化的背景与谈资。小团圆三字,波澜不惊的回归,很多东西是被无视而非被解决了,所以总归不是大团圆,但是这样也很好。

用反文艺腔来消解的话,“人间”这种提法就显得过于宏大。尽管彭浩翔竭力地借用人间之外的那个可能存在的时空构筑一种浮动于我们头顶的若即若离的氛围,但那个氛围和那个时空并没有给此在的众生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互文与解决方案,于是,很多看似包容巨大阐释空间的隐喻或伪隐喻显得神神叨叨,某些符号则充满了跳戏甚至儿戏的恶趣味(比如那只在一众火柴盒房舍模具里变身为哥斯拉的蜥蜴)。

或者说,当导演希望以一种俯瞰式的悲悯来眷顾芸芸众生的时候,他暗自鼓起的佛性,却充其量只到达了一个精神分析学案例收集库的阶位,因为在这所有的痛楚里,说到底,其实只有性、容貌、基因、婚内婚外恋、女性自卑的感情前史(11岁被弟弟吮乳)和自卑的社会身份(在夜总会上班的人,连“姐妹”这个词都无资格正常使用)。

总得来讲,一个以敢于恶俗善于恶俗起家的人,学着用MV式的清纯包裹自己,那这事儿就摇摆混乱到没法说了。归根结底,无非是内地的市场诱惑,还有审查制度。你自以为很落拓,到头来,利益和票房面前,还是放不下。想整容,没整好,一嘴榴莲味,又能怪谁。

最后的最后说一句,梁咏琪是个亮点。我看的是删节版,没有她的XX镜头,所以内心憋屈。这么看来,我和彭浩翔笔下那些主角一样,都是披着小清新华服的猥琐大俗人。

1.至少比北京爱情故事好看,至少比同桌的你好看;但绝没有一一好看,没有陈果的那三部曲好看。

2.北爱和同桌的你豆瓣能有6分小团圆3分...说明:小团圆没雇水军刷分或者一窝蜂刷低分的人实在太多。况且有用最多的评语有些简直让人恶心。

3.情怀隐喻与形式远比不上人物和故事。这也是近年来港式文艺片的弱点,台湾做的很好,香港的话许鞍华做的也很好,刺激港人兴奋点的东西我们不一定有太大感觉。彭导还是请个好编剧吧,真的请个正经一些的别净找些都市文艺作家了。

4.我打赌网上抵制杜汶泽演的电影还看3D豪情的人会说我是为了看里面的女优。

5.我的观点,演职人员的私德不应与电影本身的品质混为一谈,否则真的择不清楚了。

6.彭浩翔才气不足,多靠鬼点子提味,可惜这几年只剩下小聪明了。

7.我认为杜汶泽演的最好的角色是伊莎贝拉的男主,其次是无间道的傻强和头文字D的阿木。。。。。。现在有些替他惋惜

含严重剧透,慎入。

总结:这是一部精致而美好的电影,值得进电影院一看。剧情、画面,都很不错。我个人认为,和《一九四二》及《非诚勿扰2》一个水平线,比《白日焰火》略逊半筹。

一部如果不是杜汶泽我根本不知道要上映的电影

之前看名字以为会和人间喜剧有什么关系……后来发现整个节奏类似我爱HK。

很典型的家庭伦理片,和之前看过的很多港剧差不多,主题思想都是一致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切都会过去,宿命也好轮回也好,都不过如此。相信时间可以抚平一切,那么时间的力量就会格外强大。非要说什么特别的话,会有一些小细节让人觉得导演还蛮用心,比如“你知道女生长得丑有多惨吗”(/ □ \)

确实类似我爱HK系列。

不谈抵不抵制的问题——不过抵制是观众的自由,刷低分也是观众的自由,拍电影出来就是给观众看得嘛。抵不抵制个人选择,不要互相撕逼就好。

说回片子——没什么意思。一锅心灵鸡汤。一大家子各有各的心魔,然后就莫名其妙,什么都自然而然解决了,皆大欢喜了。冲突,节奏,故事,基本什么都没有,人物逻辑只有古天乐一条,其他人都纸片般,只有突如其来的大团圆,哦不,小团圆。

对了古天乐和夜总会后妈那条线的结局呢?是导演忘记了吗?

很难想象这是所谓写了5年的本子,如果真是这样,彭导以后的创造力和电影品味估计都要堪忧了。本来就什么都没说,还不好好塑造人物,出来的就是这种无谓的东西。

有好的地方,比如音乐,摄影,还有可爱的大怪兽,对了,好像有激情戏,但还被剪了。

总之吧,不抵制感觉也不会有多少人看吧。

一般。看你对香港有没有亲切感。没有的话真的就很无聊。

优: 色调一流,剪辑一流,彭式小梗一流。喜欢港片的不要错过,这片子就cast和情怀而言,是值得在电影院打发点时间 (吃吃爆米花昏昏欲睡)

劣: 剧情非常之渣,三对主角之间的冲突没有张力,情节零散没有聚合性。彭浩翔的很多用心成了草莓慕斯上的一坨白糖,比如 纸糊的TAXI和城市 、 Greenie和鲸鱼之间的关系 、 杨千嬅自用的邮局仿印章、曾志伟和小护士的婚外情 。“破地狱”和香港那种神神叨叨的气氛完全是被硬塞进去的。很多问题到最后就是麦记食一餐,点解啊。

疑: 之前彭浩翔回应杜汶泽事件说,这部电影是主创用了五年的时间来做出来的,看完我表示非常奇怪....

解: 一定要自圆其说的话,我觉得港译名或许可以说明点问题 《香港仔》 ,表达了港人混乱又浮躁的内心(此处不要对号入座)。窃以为是觉得这片子还不如B级片《飞虎出征》好看。

结论: 彭浩翔还是好好当导演吧,不要当编剧。

梁咏琪 最美的一部戏

不谈政治,我真的觉得这是一部好电影,一部关于家庭关于人生的电影。

对于电影里的一些细节,简单谈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小猪半夜起来吃榴莲大概是因为爸爸跟她说过榴莲可以美容。从她捏着鼻子吃来看,她自己是不喜欢吃榴莲的。但是为了变漂亮一点,或者为了让爸爸开心,她宁愿半夜起来偷偷吃榴莲。电影接近结尾的时候,她问爸爸可不可以不吃榴莲了,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小猪喜欢变色龙可能是因为她觉得她们很像,外表虽然不够美丽,但是却有自己的闪耀之处(小猪的咏春拳,变色龙会变色)。而变色龙死掉的剧情,除了探究生死这个永恒话题之外,也是为了结尾处爷爷为变色龙破地狱做铺垫,暗示着古天乐最终接受了父亲的职业,让父亲和女儿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关于那个包裹,肯定是杨千嬅自己退回来的,原因是她有双重人格,或者只是要自己骗自己。母亲已经去世,她再也无从得知母亲究竟是不是非常嫌弃她,这就导致她心中的不确定、不安全感越发加深,反而加重了被嫌弃、被讨厌的痛苦。因为得不到任何回应,所以自己“制造”回应,活在自己的幻想里。

电影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烦恼、困惑和秘密,或许这些问题都不能百分之百解决,但是至少大家可以齐心协力拯救一个搁浅的生命,可以在星期六的早晨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吃一顿麦当劳,可以正常的吸气……呼气……吸气……呼气…… 也许这就足够了。

今天才是电影正式上映的日子吧,前几天导演带着古天乐和梁咏琪来我们学校做首映礼,所以能提前看到。

既然题目是如何评价这部电影,那就不谈任何其余层面的东西,单论电影。(部分剧透)

这部93分钟的电影,讲现代香港一家人的故事, 线索 大概有三条,老爸(吴孟达)儿子(古天乐)和女儿(杨千嬅),但是其实主要讲古天乐的女儿相貌丑陋和杨千嬅老公出轨的事(请相信我,真是这样)。

从 内容 来说,彭浩翔以前为人称道的所谓荒诞手法,鬼马元素,黑色幽默基本只剩了点形式,也就是说,这些形式没有要服务的内容了,有些像是画上的印章,用来标榜这是彭的作品。整部影片笑料生硬呆板,故事毫不出彩,连结尾都不痛不痒。明显能够体会到导演为了迎合内地市场所作的努力,比如片名从港版的《香港仔》到内地的《人间小团圆》,叙事也用了流行的多线,卡司也足够吸引人,但结果是不伦不类的。彭既不想完全放弃所谓个人风格,又要讨好观众赢取票房,但是他显然还做不到“站着就把钱挣了”。对彭浩翔的粉丝而言此片远不能触到他们的兴奋点,对一般观众而言某些荒诞的情节让人摸不着头脑,亲情和团圆的描写又太过寡淡。彭导自称写了五年的本子就是如此水平,实在让人瞠目,就算我内地电影市场人傻钱多,小时代都能好几个亿,你老也不能这么糊弄人啊,说白了,这部电影的“诚意”,兴许还不及小时代。

当然电影中 演员 也是很重要的,这里稍微能称得上敬业的演员也就是吴孟达和杨千嬅了,但是吴孟达的表演没有情节的支撑,呼唤亲情的桥段让人觉得无比突兀,杨千嬅饰演的角色形象又过于单一,从头到尾都是一脸苦相。古天乐和梁咏琪实在是不好评论,私心来讲还挺喜欢这两个演员的,但这部的表演确实也就TVB平均水准。

就我个人的标准而言,这部电影大概能打个4分(10分制)。即使不考虑为了杜汶泽而刷的差评,我相信它的豆瓣评分也很难达到5.5分。

当然,也许这部电影并没有我说的这么烂,可能导演所要表达的深意没有被我领会到,因为文化差异或是别的什么原因。但这些都不是借口,既然你面对的是内地的电影观众,就没有理由也根本不可能要求我们有你的“港人情怀”。你可以跟学生解释哪个桥段是源自你的童年经历,哪些又是香港人民的共同文化记忆,但抱歉,观众看不懂就是看不懂,既然你卖的是电影,而且还是商业电影,就不能端着。话说回来,也并没有感觉这部电影在追求香港的那种“味道”,似乎只是堆砌了一堆让我陌生的地名,仅此而已。

彭浩翔回答了一个关于床戏的问题,说本来曾志伟有一段挺长的床戏,因为内地负责审查的官员不相信曾志伟能坚持这么久,就给剪了,剪到只有十来秒钟,说这才符合实际。当时很多人笑了,我只是觉得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