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几次慰问能解决的。育邻人 为解决留守儿童、独身子女心理可能出现的某些不适应而生。愿所有邻居一起,为所有孩子的健康【特别是心理】快乐成长护航。
最怕看到留守儿童的目光,因为透着太多期待和心酸。但是没有办法,每个家庭情况不同。作为父母亲,谁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有时候就不得不做出一些牺牲。比如,家境本身不太好的,就是希望出去上班赚钱,所以把孩子托付给老年人来带大。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亲最好能经常抽时间跟孩子联系,现在网络发达,视频聊天也是很方便的。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感受到千里之外的父爱和母爱。
除了陪伴就是陪伴,父母的缺失任何方式弥补不了。世界上唯一一个职业就做父母不用准入考试。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一个长期话题,特别是一些老弱变穷地区,年轻人还是会选择外出打工,贴补家用或供孩子读书,这都是现实所迫。
平时,尽量与留守儿童多通电话,如今微信视频也非常方便,可以每天都和孩子保持联系,了解孩子的近况和心理变化。
针对留守儿童,班级里也可以举行一些活动,比如“给爸妈的一封信”,“我为妈妈唱首歌”等,节日时举行联谊会,班级里每个孩子过生日时一同庆祝等,都是很好的方式。
首先要是我,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孩子带在身边,哪怕再苦再累,父母在哪家就在哪。旁人再贴心疏导,远不如妈妈的一个拥抱一个晚安吻。
其次完全是家长的教育观不对。别说是贫困地区,哪怕是经济发达地区,有多少的年轻父母借口这个借口那个,喜欢把孩子丢给家里的老人,喜欢自己过着潇洒的日子,以为孩子小时没关系,等孩子大了接回来好好养着就好了。哪知道事实刚好相反,越是孩子年纪小越是需要家长的全心陪伴。说到底还是家长理念的一个问题。
我觉得每个年轻父母在要孩子之前都得必修如何当父母,仔细想想,我们做什么不得先培训后上岗,只有做父母这身份,最重要却最容易被忽视。
留守儿童是一个暂时还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对于留守儿童,有一部分是“穷人孩子早当家”的,也有一部分是“破罐子破摔”的,还一部分觉得“山高皇帝远”管不了的。
不管哪一种情况,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存在很多很多的需要调整的。要疏导留守儿童的心里,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爷爷奶奶需要多和孩子解释父母的不容易,多用语言促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2.父母和孩子之间应该多通电话多联系。现在网络很发达,一部只能手机,不仅可以实现随时随地通话,还可以视频聊天,这样父母可以间接和孩子见上面,感情就不会太疏远。
3.父母应该多和孩子沟通,不管生活上、学习上、社交上、兴趣爱好上等,都应该多去了解,这样孩子就不会感到父母不在乎自己。
4.适当的时候给孩子写写信,寄些小礼物,孩子对于礼物是很喜欢的,一份心意孩子会觉得父母很有心。写信我觉得比短信更有意义,也鼓励了孩子回信,这样有个期待。
5.有条件的话在孩子暑假的时候接孩子来自己的身边住一段时间,多多和孩子聚在一起,比任何一种疏导方式都有效。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真心不建议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会存在很多心里问题和安全问题,所以家长们应该深思。
希望父母能多多跟孩子交流,哪怕不能在身边陪伴,也需要时时用语言告诉孩子父母对他们的爱和期望,同时告诉孩子父母为什么要离开家出去工作的原因:是希望一家人能过好的生活。孩子虽然需要父母的陪伴,但孩子也能试图理解父母的不在场的无奈。所以:及时沟通。
多打电话多聊天,父母可以做他的网友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留守儿童从心理上本来就要比我们正常家庭的孩子脆弱。
他们身体更多的缺少父母的陪伴,心理上更是没有我们平常父母的那种关心爱护,各种不放心的叮嘱。他们更多的是在不安中的不得不的独立。他们的不安全感也就会更多一些。从另一方面说他们又能做到更加的独立。
生活上来说,作为父母应尽量的给予更多的问候,关爱,比如对于日常生活的询问,或是雨天中的叮嘱,生日时的礼物。从更多的小事儿上去关心爱护,让他心理上感觉到你对他的关爱。
学习上来说,作为老师更是要照顾到他们的心理,尽量做一个心理上的疏导,给予更多的鼓励,关心,让他们知道老师不嫌弃他们,对他们是关心的。
总之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做好的事情,对于留守的儿童,我们大家就要从小事儿入手,从细处观察,这样才能更好的照顾他们。
留守儿童情感上容易自卑,不善与人交谈,很多时候都把问题憋在心里。畏畏缩缩,敏感,害怕被否定。。
对留守孩子行为问题的过度干预,有可能激发青少年犯罪。
留守孩子原本对于“父母不陪自己”“抛弃自己”内心早有经久积累下的创伤。父母的不包容行为只会愈发激起孩子的愤怒和反叛。如此,孩子就会下意识地朝着父母所贴的标签方向去发展。而被贴上了不好标签的孩子,很容易为了寻找认同和自我价值感而聚在一起,形成亚文化群体。这样的亚文化群体,常常倾向于做一些违反社会规范的事来,严重的就形成了犯罪。
所以,当留守孩子逐渐长大后,发现了一些行为问题,父母需要思想上高度重视,但是行为上需要谨慎处理。减少立刻要说教、说服或者压制孩子的做法,不轻易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多陪陪孩子,听听孩子心理的想法,多去看孩子身上的优点。严重的问题,有必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