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都大力发展经济,而兴修水利就是一项很重要的举措。
许多国家在当时都搞了一些很有名的工程.也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水利专家,而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李冰。
大约公元前316年,秦国派兵越过秦岭,灭掉控制成都平原的蜀国,设置蜀郡。
大约又过了五六十年,秦昭襄王任命很有才干的李冰为蜀郡守,要他去治理急待开发的西蜀。
他早就听说蜀郡管辖的成都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好地方。
但因常闹水旱灾害,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百姓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贫困之中。
李冰到成都上任以后,安排了一下公务,便不辞辛劳,四处调查。
他走了很多地方,访问了许多人,不久就把发生灾害的原因弄清楚斗纯了。
原来,成都平原是一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扇形平原。
从岷山之中奔腾而下的岷江,流至灌口进入平原,水势减缓。
由于玉垒山挡住了它东去的道路,河道被迫折转向西,充沛的江水日夜不停地流至宜宾,汇入长江;而成都平原的广大地区却得不到岷江的灌溉,一遇冬春无雨,就闹旱灾。
可是到了夏秋,上游岷山积雪融化,中下游又经常发生暴雨,雪水加上洪水,历销李使江水陡涨,岷江河床容纳不下,便泛滥成灾。
洪水淹没农田和房屋,以至平地可以行舟,成都平原深受其害。
李冰总结前人治水的经验,提出“分洪以减灾,引水以灌田”的治水方针,决定在岷江上修建一座防洪、灌溉、航运兼用的大型综合水利工程。
这就是都江堰工程。
李冰最先就是把阻碍江水东流的玉垒山劈开。
这就是肢迟整个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宝瓶口工程。
在没有炸药和先进工具的战国时代,要凿开坚硬的岩石,打穿玉垒山,并不是容易的事。
李冰集思广益,想出了好办法。
他让民工们把许多木柴堆积在岩石上,放火点燃。
熊熊的烈火把岩石烧得滚烫,趁热浇淋冷水,顽石便在冷热的急骤变化中炸裂开了。
最终把玉垒山劈开了20米左右宽的大口。
因为它的形状像瓶口,就命名为宝瓶口。
都江鱼嘴,又名分水鱼嘴,是人工筑起的一条纵向的大堰,因为头部像鱼头,所以称为“鱼嘴”。
又因为它的作用在于把上游流下来的江水分为内、外两股,堤左西面的为外江,是岷江的主流;堤右东面的为内江,是灌溉东面田地的总渠,所以称为“分水鱼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