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即家庭教育,是家族、家庭中长辈对幼辈、子女教育的代称。是长期以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激缺的一个侧面。是民间形成的风俗重要组成部分。 家教,内容甚为广泛,可以说无所不至,包括对子女、幼辈的德育、智育、才有、美育等方面。实际上,是家庭长辈在子女、幼辈身上处处都施加影响。长期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封建道德规范、伦理关系、知识结构,都在从言谈、身教中传导给后人,这种教育与传导便形成了家教的内容。几乎是城乡众人,庶民百姓都知道“养不教、父之过”的道理。 旧时的家教内容,大都以孔、孟之道为内容。在德育方面,大肆向后代灌输“忠孝节义”的道理。对妇女,则在宣染档晌“忠孝节义”之外,还要把“三纲”、“五常”加进去。这些德育教育。使旧时的人们头脑里充塞了许多封建主义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束缚人们思想的桎梏。 在乡城,关干“孝悌”内容甚多,二十四孝即是孝中之大成。 当然,在落后的传统观念之中,家教中也包含了正确的因素、成份。比如,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勤俭、忠诚、善良,都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还有中华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也在熏陶和影响着后代、子女、幼辈。过去在城乡中出售的年画,许多宣传内容是与德育教育有关的。旧时,许多家悬挂的“二十四孝”图、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图,都要教育人们做到“忠”“孝”两全。 至于农村、城市中,家长从小教育孩子讲卫生、讲勤俭,饭粒掉在桌子上也要给孩子念一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诗,并讲一讲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这是司空见惯的。目的,在于让子女养成勤俭的美德和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习惯。 现代人的家庭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变化,已经摆脱了旧时那种传统教育方式而成为全新的家教内容。之中,当然是继承了历史上许多传统的、合理的、正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如今,望子成才,当然会在文化上对子女提出严格要求。许多家长手把手的辅导,或是送到专业性强的幼教班进行学前教育,像到少年官学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无线电等专业内容,给孩子增长知识,也学到了一技之长。 当今社会,电子琴、小提琴等各种琴类培训班甚多,这已成为家教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婴幼儿阶段,家长或是幼儿园,往往通过童谣、故事、儿歌灌输一些启蒙或基本知识,培养幼儿认识事物和起码的是非观念,使幼儿在幼小的心灵上受到熏陶。 一些实地的劳动实践,也会使儿童、少年了解社会、了解生活、掌握劳动技能,这也是一种家教。比如在农村,到野外割草、放牛、放羊、打柴、锄地、浇水;到山上种树、采药、采蘑菇、看果园;到秋收时节收割明蠢辩、搬运、打场,甚至学做木匠、铁匠等技术性较强的活计,都可锻炼人的劳动观念,学会和掌握一门甚至数门技术活。 长辈对晚辈的言传身教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从中也可看到家教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作用。 摘自《山西民俗大观》,中国旅游出版社,李彬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