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乐》的作者是罗浪。
罗浪,1920年7月28日出生,原名罗南传,福建德化人。是当代出色的革命音乐家和指挥家,新中国军乐事业的主要奠基人,演奏国歌第一人。
罗浪历任中央军委军乐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军乐处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军乐学校校长,中央广播乐团团长,八一电影制片厂军教室主任、顾问等。 创造的《哀乐》是他影响最广、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扩展资料:
人物经历
1920年7月28日,罗浪出生于风光秀丽的德化雷峰潘祠村盖云岐。他的故乡地处“闽中屋脊”戴云山主峰群之一、“三山耸秀”海拔1713米的小戴云峰东南。罗浪的曾祖父、祖父皆为村塾教师。
1936年永春中学初中毕业,复南渡马来亚随父谋生。未几又归国,人上海暨南大学附中高中部。当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寇铁蹄践踏祖国广大地区,到处烧杀奸淫掳掠,抗日烽火渣租席卷中华大地。
1938年秋,罗浪毅然奔赴延安,进入延安陕北公学。旋又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受业于冼星海、吕骥、向隅、李焕之等音乐名家门下,特别是音乐指挥受其教诲尤深。
1945年,罗浪等三人皆为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所属的抗敌剧社音乐队骨干成员,罗浪本人担任指挥兼作曲。这悉斗一时期,音乐队来了个绰号“睁梁磨喇叭转”的民间唢呐艺人,此人为保定人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