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不是一时一刻的事情,更不是千篇一律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节气采取适应的养生方法。
中医夏季养生之道早知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夏季常见的养生问题。
一、精神调养
五行学说认为,夏属火,与心相应,因而在烈日炎炎的夏季,要着重心神的调养,要保持神清气和,欢乐畅快,切忌暴躁,焦虑。
二、起居调养
夏季作息,睡眠要充足,不要熬夜,早些起床,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
“暑易伤气”,炎热可是寒泄太过,气随津脱,令人头昏头重,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
所以,安排劳动或体育锻炼时,要避开炎炎烈日之时,并注意加强防护。
午饭后,需适当安排午睡,一则避炎热之势,二则可恢复疲劳。
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犯,出入有空调的场所,应注意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而感暑热(尤其老人和小孩)。
可在树荫下、水亭中、凉台上纳凉,但不要时间过长,以防贼风入中得阴暑症。
三、饮食调养
五行学说认为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故《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之说。
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
阴阳学说则认为,夏月伏阴在内,饮食不可过寒。冷食不宜多吃,少则犹可,食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腹痛,吐泻。西瓜、绿豆汤,乌梅汤,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
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较弱,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
宜适当煲些有健脾化湿,清暑生津功效的汤饮,如冬瓜薏米荷叶汤、海带绿豆荷叶汤等。
四、运动调养
夏天运动锻炼,应避烈日,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较凉快时进行。
夏天不宜做过分剧烈的运动。
因为剧烈运动,可导致大汗淋漓,伤津耗气。
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盐开水或绿豆盐汤,切忌饮用大量凉开水;不要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症、“黄汗”等多种疾病。
五、防病保健
(一) 预防暑热伤人
夏季暑热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易致疰夏、中暑等病,如果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胸闷、心悸、注意力不能集中、大量出汗、四肢发麻、口渴、恶心等症状,是中暑的先兆。
预防中暑的方法: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过度暴晒,注意室内降温;睡眠要充足;讲究饮食卫生,慎食燥热及生冷。
另外,放暑饮料和药物,如海带绿豆汤、冬瓜薏米荷叶汤、十滴水、清凉油等,亦不可少。
(二)“冬病夏治”保健
从小暑到立秋,人称“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
根据“天人相应”理论,可在“伏天”结合个人体质服用健脾温肾之品,如附桂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等;或进行三伏天灸敷贴疗法,去防止一些慢性虚寒性体质的疾病。
对于一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痹症等阳虚症,是最佳的防治时机,成为“冬病夏治”。
其中,以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
六、夏季养生三大问题
(一)健脾除湿
夏季湿邪是一大邪气。加之夏天脾胃功能低下,此时很多人会觉得胃口不佳,易拉肚子,并会出现舌苔白腻等湿邪较重的症状,因此我们就要经常的用台湾陈氏熏蒸药包泡脚,因为这种泡脚药包能够助于祛除暑湿,预防热伤风,头晕,易中暑等,并且能够让人精神振奋,增进食欲,促进睡眠。
(二)清热清暑
夏季天气酷热,机体心火也会较旺,此时常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中药,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进行祛暑。
(三)补养肺肾
按传统五行规律,夏季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应要补养肺肾之阴。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晚上九点的时候泡脚,因为夏季肾水虚弱,而九点的时候正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候,此时我们用台湾陈氏熏蒸药包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
同时,白天紧张了一天的神经,及劳累了一天的肾脏,都可以通过泡脚在这个时候得到彻底放松和充分的调节,人也会因此感到舒适。
关于中医夏季养生之道方面的知识还有很多方面,大家需要平时积累,下意识的了解每个季节的养生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