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窥园的意思是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解释: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目不窥园,拼音是mù bù kuī yuán,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几年中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在句中一般用作谓语、定语、状语。
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帏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示例:董江都~,隐居求志,天人三策,伟大光明。
拓展: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河北举蚂唯省景县广川大董故庄村)人,西汉哲学家。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
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
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正培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两千多年。
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示例
唐朝颜师古注:虽有园圃,不窥视之,言专学也。
《儿女英雄物粗传第三三回》:那公子却也真个足不出户,目不窥园,日就月将,功夫大进。
董江都~,隐居求志,天人三策,伟大光明。 清代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