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不再恐同日是每年5月17日。
国际不再恐同日,全称为国际不再恐惧同性恋、跨性别与双性恋日,简称国际不再恐同恐跨恐双日(IDAHOTB)。日期为5月17日(源于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 将 “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希望唤醒世人对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群体的恐惧的关注,和因性倾向及性别认同的差异而产生的一切加在肉体或精神上的暴力及不公平对待。
同性恋恐惧,简称“恐同”(英文homophobia),是指对同性恋者以及同性恋行为的恐惧和憎恨。和种族主义一样,恐同是一种歧视,表现为对被认为是同性恋者的人或与之相关的事物持有曲解、侮蔑、排斥、仇恨和敌视,尤其是针对那些外貌和举止不符合男女传统性别角色的人。
国际不再恐同的发展历史
2020年“国际不再恐惧同性恋、跨性别与双性恋日”的主题是“打破沉默”,呼吁大众关注世界各地的不平等现象,并共同反对LGBTQI+社群当前和未来所面临的歧视、限制和仇恨。
联合国于5月17日“国际不再恐同恐跨恐双日”当天发布了公益短片,呼吁人们共同创造一个可以安全地“做自己”的世盯瞎竖界,无论你是谁,也不管你爱谁,拒绝在面对羞辱、歧视、不公正神盯甚至暴力时继续再视而不见或保持沉默。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致辞指出,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造成的许多严重影响之一是男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和间性者人群更为脆弱,面临偏见、攻击,乃至杀害,其中许多人还因这一病毒而正在遭受越发严重的污名化,并在寻医问药之时遇到新的障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国凯大际不再恐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