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本来就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心腹,职务本来就很高了,跟随柴荣曾经南征北战,而且后周世宗柴荣在临死前还给赵匡胤升官了,由殿前都指挥使晋升为殿前都点检,点检可是禁军最高职务,直接控制了整个开封的兵权。柴荣明显对赵匡胤有托孤之意,虽然后来赵匡胤夺取了后周江山,但赵匡胤对后周皇室的善待,也是历史上几乎少有的,当时的情况,后周恭帝年纪实在太小,即使赵匡胤没有夺取皇位之心,也不代表其他人没有,后周恭帝的江山一样坐不稳。
————————————————————————————————————————
赵匡胤曾在石碑上(一说为铁块上)刻下留给子孙的遗言,宋朝历任皇帝在即位时,都必须拜读这份遗训;不过,这份遗训至为机密,除了特定宫中人士之外,甚至连宰相都不知道。后来金朝打败北宋,占领皇宫时,才发现这份文件的存在。遗训记载的内容有下列三点:
(一)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三)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誓碑遗训,从柴家子孙与南宋共存亡,以及在北宋新猜漏旧党争当中失势的官员并没有被杀,还可能会随着政局的演变由罢黜而回到中央这两点就可以证明。
————————————————————————————————————————
虽然当时兵力的对比不太清楚。但是,赵匡胤是有着周密的计划的!首先结交了一大批将领成为自己的心腹,然后控制了一大批军队效忠自己。接着一切准备好后,谎报的北汉和契丹向后周发动进攻,然后带领驻扎开封的军队光明正大的要北上迎战,到了晚上,军队只行进到了离开封城四十里的陈桥驿。那一天是初三。
接下来,就是有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此时开封城内不但兵力空虚,守城的还是赵匡胤的心腹,从四十里外的陈桥驿,赵匡胤突然率领大军杀了个回马枪,别说后周恭帝只是个孩穗岩烂子,即使是个成年人,这个时候也很难处理这种突发情况,何来抵抗能力?即使全国各地还散有效忠后周的军队和将领,但“远水救不了近火”,你还没来得及调动军队,赵匡胤已经杀到城下了。
守备都城的主要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过去的“兄枣顷弟”,得悉兵变成功后便打开城门接应。当时在开封的后周禁军将领中,只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在仓卒间想率兵抵抗,但还没有召集军队,就被军校王彦升杀死。赵匡胤毫不费力就控制了后周的都城开封。那一天是初四,然后当天后周恭帝就直接宣布禅位了。赵匡胤接下来的安抚政策,也使很多军队放弃了抵抗。
以后周当时的情况,还有两个拥有军队的人不服赵匡胤,李筠、李重进。等赵匡胤称帝后,这两人后来都反叛了,可惜兵力不足(比如李筠只有3万主力部队,李重进求援南唐遭拒),被赵匡胤派兵平叛,此时的后周早已大势所去,回天无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