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拿取法律与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实,像男子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有一些客户在去银行存钱的时候,被银行的工作人员一顿劝说。处于对工作人员的信任,很多人选择他们推荐的一些理财产品。然而此后,客户就会发现,这些理财产品并非是像工作人员推荐的那样,甚至有些理财产品的性质完全都变了样。
上海男子130万买理财。
话说要回到多年前的2010年,上海的一名男子把一处闲置的房子卖了之后,把钱存到了银行里。随后,他也成了银行里的VIP客户,受到工作人员的热情款待,并不断邀约这名男子购置一些理财产品。宏返在一次推荐中,他听工作人员说很多内部人员都购买了一款收益率高达6成,而且还有高分红的一款为期三年的产品,最终下定决心,先后投资130万购买了这款产品。并由银行的一位工作人员全权办理。
到期三年未兑付。
三年的时间时间转眼之间就过去了,男子去银行取钱的时候,银行却告诉他,还要再等4年才能把钱取出来。无奈之下,他只能再继续等待,然而4年的时间过去了,他又被告知,他的这个理财产品根本就没有办法结逗搭算。直到这个时候,这名男子才忽然明白,自己买的并不是理财产品,而是私募基金。
遇到这种事情应该如何应对?
其实,这名男子在工作人员向他说得天花乱坠的时候,就应该意识到,怎么可能有如此高额回报的理财产品。之所以被忽悠,也是有贪念在作祟。不过总体来讲,银行在这件事情上是负有山绝拿主要责任的,男子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权益。目前,他已经把银行告上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