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能当法器吗?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能当法器吗?

降本流末,而仿蚂帆生万物。降是指一直往低处,哪怕是人看不到的地方,一个质子,也要分正负,阴阳,细菌生长,都要遵循这个规律。流末,也是一样的,最末端,最不易被发现的地方,道都存在。只有如此,才能滋养万物。但是是不是清和浊就是两个极端,见面就要掐个你死我活呢?好像又不是这样,反者道之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都是有了正,才有了反,有了高,才有了低。缺了这个,那个也就不复存在了。很多人拼命备雹相把对手打下去,各种垄断大战。对手被你打下去了,你也就不复存在了,前段时间各种社区垄断大战,结果就是刚准备把别人寄走,自己也被灭了。所以,古龙死了,金庸也就写不出来了。对手厉害,你才厉害,没有对手,往往发挥没那么好。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所以后面说: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缺一不可,矛盾统一。因此说,以前学过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好日子从小就过,没受过挫折,长大了就成了废物,很多父母怕自己孩子受挫折,想什么都替他挡了,实际上呢,却是把他变成了一个废物,老了又感叹自己命运不佳,养了个孩子没别人的有出息。其实根源在自己,而从小没人帮,只能靠自己的人,长大了却很快能独当一面,成为很厉害的人物。这些都是反面,都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案例。也每时每刻不在发生。矛盾统一,明白这些最基本的道理,是为了啥呢?就是为了得到清静,心无杂念为清,一念不起为静,人能达到清静的境界,天地之间的万物,都会为你让路,都会来到你的身边为你所用。但是世人却常常弄错了顺序,先去追求钱,跟着钱跑,累死也不一定得的到,但是你注重自我提升和修为,钱追着你物御跑,多容易。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这里有两个概念,神,好清,却总是被心所扰。心好静,却总是被欲望所牵制。中国人有个词,叫心神不宁。心,指的是意识。中国人个个都知道思考,情绪,都是脑子的事情,但是从古至今,说的都是心里想,心里难受,心里不舒服等等。原始的,不受控制的那种意识。比如心动,看见某个人特有感觉,这种感觉是不受理智控制的。而神呢,则是超乎意识之上的一种超然状态。可以不驻其心而存在,有的人第六感特别强烈,能预感到千里之外的亲人病了,能够预感到一些事情,这些都是神所主导的。人有三宝,精气神,中国人也早已总结了其中的关系,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这个神,是一种超然的状态,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感知到。比如说一个人眼睛炯炯有神,这个神,指的就是一种状态。神采飞扬,也是一种状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状态超然物外,追求清明的境界。所以才有很多人去打坐,冥想, 为的就是达到这种清的境界。但是呢,你会发现,打坐冥想容易,但是清明的境界却十分困难,总是有无数的念头不断的涌现,根本控制不了。因为,心就是念头。念头总是会干扰你去做这些事。人神好清,而心扰之。这时候怎么办,就要想办法把自己的心念控制住,让它不起或少起念头,人心好静,但是也很难控制。因为总是被欲望所牵制,刚想静一会,好好坐一会,突然想起来,这个月的房贷还不够,马上就没心思了;刚把房贷的事不想了,楼下又飘来了烧烤的香味,又受不了了;烧烤吃饱了,总算可以了吧。突然想起来今天见到个美女,身材真好啊,明天得去想办法把她的微信加上,然后再怎么怎么滴。总是会被各种各样的欲望牵着鼻子走。这些,相信真的有打坐过的人,就会有特别深刻的体会。如果还没有打坐过的,晚上睡觉前可以试一下,一个人坐一会,把眼睛闭上,争取什么也不要想。然后你就会发现,自己脑子里根本不是你想象的那么无欲无求,各种事情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根本停不下来。要想神清,首先要心静,要想心静,首先要除欲。你看,一个心静尚且如此困难,更何况神清的状态,更别谈什么气爽了。所以接下来得出来了这个结论就是: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把欲望尽可能的减少,自然心就静。不用刻意,这是一个必然的因果关系。心一旦静了,神自然就清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这一切的根本,在于遣其欲。欲少而心静,心静而神清,神清之后,又循环回来,六欲就更少,直到几乎不生。这里有个概念,什么是六欲,什么是三毒。六欲不生,三毒消灭,就要知道这两个词,是啥意思。六欲,还有个词,七情六欲。七情,指的是人的七种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人的情绪无非这几种,有时候是几种交织到一起,而六欲呢,就是指人的六种感观。色,声,香,味,触,法。色,是眼睛看到的。比如说字画,美女,陶瓷,各种漂亮衣服等等,眼睛看到的要追求极致,这是色欲。声,是耳朵能听到的,美声,音乐,乐器,呢哝软语,甜言蜜语,交响乐,顶级音响等等,为了追求耳朵听到的极致,这是声欲。香,是鼻子闻到的。香水,各种刺激嗅觉的美食,体香,甚至很多场所营造出来的那种薰香的氛围等等,有时候玩香比吃饭费钱多了。这是追求香味的极致。味,是嘴巴尝到的,美食,各种可以满足口腹之欲的需求,勾践有一次对一个大臣说,天下的美味我都吃过了,就是还没吃过人肉啊。大臣一听,二话不说,回去把自己的儿子宰了,做了肉给勾践吃。现代为了吃个稀奇,把各种珍稀动物吃绝种的事情,简直太多了。生吃猴脑,穿山甲等等。这是为了追求味欲。触,就是手和身体通过接触所能感受到的,比如说所谓的手感,皮肤好不好,衣服面料摸上去舒不舒服。各种材质的不同等等。这是追求身体上的触感。 前面有五种了,第六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第六感,毫无根据的可以感知到一些东西。可以叫灵感,更进一步叫神通,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未卜先知,对这种力量充满了好奇和向往。这是第六种。以上,共六种欲望,人的欲望归根结底,也无非这几种。好的场景,一般不会是单独一种的存在,而是眼睛看着要舒服,耳朵听着要舒服,闻起来要舒服,触感温度待起来要舒服,越全面的,印象越好。因此,你看好一点的宗教场所,或者星级酒店,都是每一种都占全了。一进去,香气扑鼻而来,满眼望去,金灿灿的,或者古色古香,而后音乐一定不会缺席,再就是空气温度一定是刚刚合适。随之而来的,一定是最好听的祝福语和迎接语,吃的也一定是色香味俱全等等。而三毒,估计很多人就不明白了。这里的三毒,乃是指人的三种负面情绪:贪,嗔,痴。贪,指的是过度的欲望,贪婪,索求无度。一文不名的时候,想着有饭吃就好了,有人带着你赚了钱,吃饱饭了,又觉得两个人分钱太少了,把对方给毒死了,这是贪。嗔,指的是憎恨之心,怨天尤人,啥都是别人的问题。我看了一个女的讲师,说自己离了四次婚,理直气壮的说,我就是天生追求完美,因为我发现这四个男的都是渣男,人渣,所以果断的离开了。你看,四次都没搞好,还四个都是渣男,她一点问题没有。人渣你还一次次的选,那不是瞎是什么。主要是离婚几次也没什么,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她却一句话说完了,都是男的问题。因为他们都是渣男,嗔,对于不顺己意的人、事、物,产生排斥,甚至厌恶,贪欲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嗔恨」,一旦满足不了自己想要的,马上就生出憎恨之心,前面所有的好都抛诸脑后,这是嗔。痴,就是傻,笨,不明事理。凡事全凭自己的好恶,顺己则喜,违逆则怒,完全不明事理,这就是「愚痴」。痴,也分两种。一种是不知道,傻。另一种是错误的认知而不去分辩,一根筋,也叫痴。痴是三毒中最根本的,以痴为根源产生贪和嗔,没有三毒的痴,就不会有三毒的贪和嗔。认死理,一根筋,或者愚昧无知的人,最容易起嗔和贪,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被骗了,人人都在劝他不要给骗子打钱,警察都来了,他还骂这些人,非要搞。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好像被灌了迷魂汤一样,拦都拦不住。你以为他傻,他以为你在拦他财路。他发现了这么好的机会,你是嫉妒他,所以拦着不让他发财。不仅不会听进去,还会仇视这些人。嗔就出现了。而归根结底,就是贪,贪图从天而降的外财。所以,看似不可理喻,其实内在根本就是痴导致的贪,而后遇到阻力,不顺己意,就又产生了嗔,憎恨。生活中,发火的事情,无非因为这几样。贪功冒进者,贪酒好色者,贪财走险者,你说他不知道什么样的后果不?知道的,不过都固执的认为自己是最幸运的,别人会出事,他不会。别人喝酒被抓,那是傻子,我喝酒开车绝对不会。这就是痴,别人登山摔了,那是他傻,我肯定不会。别人收钱被抓,那是他笨,我肯定做的隐秘,谁也不知道。这些都是痴,导致的贪。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之所以不能做到六欲不生,三毒消来。是因为没有清醒的认知到自己的心念不纯净,欲望的根从来没有消除掉。因此,很多不得势时人畜无害的人,一旦有了权力,很快就会变了一个人。不是他变了,而是这些欲和毒,以前没机会发作。就像很多人说农村人淳朴,善良,各种单纯赞美。其实吧,说这话的都是没在农村生活过的,偶尔去一次。他们不是善良,而是他的恶没机会施展。农村也有好的,也有坏的。并不是清一色的好人,有的坏的让你想象不到。恶的让你觉得禽兽不如。所以,修道的根本,最要紧处,是减少自己的欲望。欲望,刚刚说了,六种。佛家讲禁欲,普通人喜欢纵欲。道家就比较中和一些,禁是不可能的,节欲就好了。有所节制,不要追求个极致,物极则必反。欲望减少了,幸福感也就增加了。为啥,因为你的参照物不一样了,关注的点也不同了。我现在有时候感觉吧,别人一件衣服几万块,一条皮带万把块的,我也不觉得羡慕。我穿一件百把块的棉麻衣服,也觉得很自在。因为这个自在,一年要少花好多的衣服钱。就可以用来买我真正的刚需,比如各类书籍,各类法器,这也是得到满足的一种途径。所以,真正困扰人的,一定不是事情,而是心情。事情本身,如果你不当回事,那还就真不是回事。杀人也不过头点地,能有啥事让你头点地的,只是你自己的欲望所牵绊罢了。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