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这是部武侠片,还不如说这是用武侠片的外壳,包装了一系列好莱坞经典叙事和类型片的元素。至少影片进行到中间点睁凳之前,在出现大段打斗场景之前,悬疑的故事气氛,优美开阔的风景画面,配合窦唯的电子乐器配乐,显得更像是一部西部片。
从这一点来说,陈可辛的《武侠》很可能在将来被视为“中国式西部片”的开山之作。过去,我们一直苦恼于中国的西部片找不到类似美国的西部片一样的精神内核,但如上文所述,陈可辛似乎找到了一种“江湖”、“西部”与“现实”之间的契合的可能性。
首先是场景(风光)上,国内西部片不乏抄袭美国西部片的作品,渲染西部的蛮荒,运用大漠、公路(铁路)、马匹或者汽车等元素,去年某导演不惜与原公司决裂拍了一部奇烂无比的西部片,结果连形式都没抄好(当然,宁浩的《无人区》肯定比上述某导演强得多,没准有新意,可惜咱们看不到)。陈可辛这次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在于,我们必须明白中国西部风光与美国的不同。我们想到西部,脑海中的美景通常是香格里拉、黄龙九寨、丽江泸沽(其实这些风景更符合中国人骨子里“归园田居”的精神),所以我们完全没必要非把西部片放到沙漠里,“大漠孤烟直”在我们的精神传统里是一种苍凉,不是舒陪早态服的审美。
摆脱了场景的限制,时空的限制也随之可以打破。《武侠》本身存在于一个现实中很模棱两可的时空,晚清?民国初年?但这并不影响我们观影时对可信度的判断。时空打破之后,是人物设定和类型的突破。既然时空可以打破,那古装就有了可能,古装有了可能,即便你试图在中国西部做一个强盗片、警匪片、侦探片,功夫元素就有了加入的可能,最后当然就促成了中国唯一的本土类型片“武侠片(功夫片)”与好莱坞类型电影结合的可能!
或许《武侠》在这一问题的探索上还不算成熟,但在如今电影商业市场开拓的大环境下,陈可辛的这部电影在中国电影类型探索之路上的意义和启蒙作用,绝对不应该芦源被忽视!我的话就摆在这里,信不信,咱们走着瞧!另外,作为曾经的地理课代表,我对《武侠》成功之后,一大批跟风戏仿作品的出现,可能会对中国西部脆弱的生态带来的灾难,表示深深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