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越国的历史

越国,国君为姒姓。姒为尧帝赐于大禹王的氏。

上古、古代也长江中下游流域称扬越。

上古、先秦、魏晋南北朝以来,人们用“扬越”来称呼长江中下游地区。如:

《纪年》云:周穆王伐大越,起九师,东至九江 ,驾鼋鼍以为梁也。

《纪年》云:大起九师,东至於九江,架鼋鼉以为梁。遂伐越,至於纡。荆人来贡。

“禹三年服毕,哀民,不得已,即天子之位。三载考功,五年政定,周行天下,归还大越。”《耐戚吴越春秋》;“王睿南征……兵无血刃,扬越为墟。”《晋书·武帝纪》;  “晋室播迁,来宅扬越。”《宋书》;  “晋室播迁,南据扬越。”《史通·表历篇》;  “(秦王苻坚诏:)朕方委以征伐之事,北平匈奴,南荡扬越。” 《资治通鉴》  吕思勉则指出上古,自江以南则曰越。也就是说古代的越人先秦的越人不等同于南方畲瑶壮侗等民族,也不等同于东南亚越南人等。越跟齐、楚、燕、晋、秦一样,都是诸夏之一,非民族概念。越人是上古一万年前生活在长江以南的华夏稻作先民。  越国在先秦对日本、越南有一定的影响,在文化甚至血统方面。

约公元前21世纪,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舜将首领之位禅让给禹。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登上会稽山朝见四方诸侯,封有功,爵有德,死后就葬在这里。大禹死后,其子夏启破坏”禅让制“,建立夏朝,传至帝少康时,为延续禹王陵的守护与祭祀工作,便封其庶子无余于会稽,号曰“禹越”。 《商书·伊尹朝献》记载:“伊殷受命,于是为四方令曰:“臣请正东,符娄、仇州、伊虑、沤深、十蛮、越沤,剪发文身,请令以鱼皮之鞞,乌鰂之酱,鲛鼥利剑为献。”

《逸周书王会》中有:

东越,贡的海蛤。

瓯人,贡的鳝鱼。鳝鱼温顺,肉味鲜美。  于越,贡的纳鱼。  女占蔑,贡小蜃蛤。  具瓯,贡有纹的大蜃蛤。  供人,贡的黑色海贝。  海阳,贡的大蟹。  自深,贡的桂树。  会稽,贡的扬子鳄。

当今欧阳家族跟越国的渊源,也就是说欧阳氏是越国、越王族独一无二的直系后裔。

《史记》记载“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後二十馀世,至於允常。“《正义舆地志》记载:“越侯传国三十馀叶,历殷至周敬王时,有越侯夫谭,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称王,春秋贬为子,号为於越。”

瓯与越之关系:

“瓯”名源于“鸥”吗?“瓯越”专指温州吗?经考证,“瓯”名当源于“区(ōu)”;“瓯人”当源于“沤人”;水边人之称谓也。因而东瓯之“瓯”的本字,应为“沤”。“瓯越”有广义、中义、狭义三指:广义指百越;中义指《史记·东越列传》范围;狭义指西汉初期的东瓯国,即今台州、温州、丽水三地。只有部分在温州为官者和部分温州人才自称“瓯越”。  (一)“瓯”名起源考  瓯之本义,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瓯,小盆也。从瓦,区(ōu)声。”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瓯,小盆也。从瓦,区(ōu)声。(扬雄)《方言》:自关而西或谓之‘盆’,或谓之‘盎’;其小者谓之‘升瓯’…… 《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按:瓯臾,比行巧喻地面凹陷不平之处)。”  “瓯”名当源于“区(ōu)”。“区“之本义,据《说文解字》:“区,踦区;藏匿也。”此处“区”,虽读为“qu”,而不读为“ōu”。但同样具有“踦区、藏匿”义。早在春秋时期,“区(ōu)”就作为四种量器之一。《左传·昭公三年》:“齐旧有四量:豆档亩键、区(ōu)、釜、钟。”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春秋左氏音义之四》(卷18,四部丛刊本):“四豆为区,四区为釜。”即齐国旧量制是四进制,四升为豆,四豆为区,四区为釜。此处“区(ōu)”,即是《说文解字》所说“藏匿”义。  石声汉先生认为:“区(ōu)”之本义,“即为掊成的坎窞”。西汉著名农书《氾胜之书·区(ōu)田法》中所载“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ōu)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种稻,区(ōu)不欲大,大则水深,浅不遍;冬至后百一十日,可种稻”;即是此意(见所著《氾胜之书今释》,《太平御览》卷821《田》,卷839《稻》引同)。  古代农民播种时所开的穴或沟称为“区(ōu)”,“区(ōu)田”是指在田里按一定距离开挖穴,将种子播入其间,便于深耕细作,集中施肥灌水,分“沟状区田法”和“窝状区田法”两种,为当时先进的耕作方式。  现存最早古越文化两大专史之一,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吴太伯传第一》(卷一,下同四部丛刊本者,不出注)载:“尧遇洪水,人民泛滥,遂高而居之。尧聘弃,使教民山居,随地造区(ōu),研营种之术。三年余,行人无饥乏之色。”此处“随地造区(ōu),研营种之术”;即是《氾胜之书》中的“区(ōu)田法”。  正因为“区(ōu)”亦有“踦区、藏匿”义,后引申为“低洼之处”。《周礼·夏官·职方氏》(卷第八,四部丛刊本):“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其泽薮曰具区(太湖别称),其川三江,其浸五湖,其利金锡、竹箭,其民二男五女,其畜宜鸟兽,其谷宜稻。”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道安传》(卷五,大正藏本)中“东南区(ōu)地,地卑气厉”等记载的“区(ōu)”,即指“低洼之处”。“东区”亦指星名。  (结论:沤通欧、通瓯,原本指长江以南湿地之意;沤通欧、瓯、水、南方,欧阳很可能本意并非欧余山之南,而极有可能本意是指长江以南的意思。)  吕思勉先生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 越国在整个东周一直比较强大。

在春秋时期曾威胁到了齐国的安全。

齐桓公和管仲曾经害怕越国攻打袭击齐国。

桓公曰:“天下之国,莫强于越。今寡人欲北举事孤竹、离枝,恐越人之至,为此有道乎?” (管子 轻重甲 第八十)

在战国初期,越国是当时四强之一。

今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 四分天下而有之 墨子非攻 诸侯力征,南有楚越之王,而北有齐晋之君。 (墨子节葬下篇)

曾经对魏国进行过军事援助。

魏襄王七年,越王使公孙隅来献舟始罔及舟三百,箭五百万、犀角、 象齿。 (古本竹书纪年)

让田齐数度感到恐惧,齐国不敢与越国进行军事交锋。

完子请率士大夫以逆越师,请必战,战请必败,败请必死。(吕览似顺论五)

畏越如虎,认为越国就是一只猛虎,并尽量避免与其交锋。

齐国齐庄子请攻越,问於和子。和子曰:“先君有遗令曰:‘无攻越。越,猛虎 也。’”

与吴国的冲突

允常时,才与吴国发生了矛盾,并相互攻伐。此时,已是春秋末年了。

前496年,允常死后,勾践即位,吴王阖闾兴兵伐越,越王勾践用死士在阵前自杀的战术,败吴于檇(zuì)李,阖闾被射伤,死后夫差即位。

前494年,吴王夫差击败勾践于夫椒,并把他围困在会稽山上,勾践派遣文种贿赂吴国宰噽,向吴国求和。

越王勾践在会稽之困中被吴王赦免回国后,任用文种和范蠡富国强兵。范蠡持纵横之术煽动吴国与晋国、齐国中原争霸,无暇顾及越国。而勾践则卧薪尝胆、亲自耕作,委曲求全、礼贤下士,赈济穷人,悼慰死者,与百姓同甘共苦,终于使得国力大增。

前482年,越王勾践趁吴王夫差北上争霸会盟之际,征伐吴国,俘获吴国太子友。而吴王夫差中原与晋定公争夺霸主失败,被迫归国。由于吴军疲惫,国力空虚,吴国遣使携重礼与越国媾和。前478年,越国再度攻打吴国,在笠泽大败吴军。吴国自此一蹶不振。前473年,越军围困吴国都城,吴王夫差自尽殉国,越军破城,吴国灭亡。

勾践平定了吴国后,就出兵向北渡过淮河,在徐州与齐、晋诸侯会合,向周王室进献贡品。周元王派人赏赐祭祀肉给勾践,称他为“伯”。勾践离开徐州,渡过淮河南下,把淮河流域送给楚国,把吴国侵占宋国的土地归还给宋国。把泗水以东方圆百里的土地给了鲁国。当时,越军在长江、淮河以东畅行无阻,诸侯们都来庆贺,越王号称霸王。不过此时,春秋行将结束,霸政趋于尾声,勾践已是春秋最后的一个霸主了。

勾践成为霸主之后,勤政之心逐渐怠惰,而猜忌之心日渐增长。范蠡是越王勾践的重要谋臣,辅佐勾践成就霸业。在越国最困难的时刻,他侍奉越王勤奋不懈、为越王运筹谋划二十余年,终于辅佐越王报仇雪恨、荣登霸主权位。越王表示要与范蠡平分越国,但范蠡目光敏锐,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只宜与之共患难,不宜与之同享乐,终于离开越国、隐姓埋名。相比之下,大夫文种的遭遇就悲惨多了,竟被越王安上“作乱”罪名,赐剑而亡。 前307年,秦武王举鼎绝膑而死,不久,秦国爆发季君之乱,在这时,一时无暇对外兼并,楚就趁这个时机攻灭越国。前306年(楚怀王二十三年),楚国乘越内乱的时候,联合齐国把越国攻破,杀死越王无疆,占领了越国大片土地,设江东为郡。

前306年,越王无疆欲效法列国征伐中原,于是发兵向北攻打齐国。时齐威王在位,于是派遣使者劝说越王西征楚国。齐使以楚国分兵在列国争胜,国内空虚为借口诱引越国伐楚。越王无疆听从齐使计策,转头讨伐楚国。然而,楚威王早有灭越之心,曾派大臣昭滑到越国去调查了5年,准备充分。于是楚威王领军进攻越国,大败越军,杀死无疆,把原来吴国一直到浙江(钱塘江)的土地全部攻下,北边在徐州大败齐军。由于越王无疆生前未曾明确指定王位继承人,导致他的长子次子各以正统自居,纷纷建国,向楚国朝贡。自此,越国从此分为东越、闽越,直到秦始皇统一东方六国前,诸侯国不能制服。

闽越王无诸同越东海王摇,他们的祖先都是越王句践的后代,姓驺。秦朝吞并天下后,都被废除王号,成为君长,把他们这地方设置为闽中郡。待到诸侯反叛秦朝,无诸和摇便率领越人归附鄱阳县令吴芮,就是人们所说的鄱君,跟随诸侯灭亡了秦国。在当时,项籍把持向诸侯发布命令的大权,没有立无诸和摇为王,因此,他们没有归附楚王。汉王攻击项籍,无诸和摇就率领越人辅助汉王。汉王五年(前202年)时,汉高祖刘邦重新立无诸为闽越王,在原先的闽中这地方称王,建都在东冶,继续越国的奉祀。汉惠帝三年(前193年),列举高帝时越人的辅佐之功,朝廷认为闽君摇的功劳多,他的百姓也愿意归附,于是就立摇当了东海王,建都在东瓯,世俗之人称他为东瓯王。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东瓯请求把全国都迁徙到中国去,于是就率领全体民众到中国来,居住在江淮一带。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闽越余部完全归入汉朝,民众迁徙到了江淮一带居住。 唐太宗敕定《欧阳氏谱序》:欧阳氏者,越王之胤(裔),姚(摇)王之始也。越王无疆之子,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因以为氏。

北宋欧阳修撰《欧阳氏谱图序》:欧阳氏之先,本出于夏禹之苗裔。自帝少康封其庶子于会稽,使守禹祀。传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之子曰勾践,是为越王。越王勾践卒,子王鼠与立。自鼠与传五世,至王无疆,为楚威王所灭,其诸族子,分散争立。滨于江南海上,皆受封于楚。有封于欧阳亭者,为欧阳亭侯。欧阳亭,在今湖州乌程欧余山之阳。其后,子孙遂以为氏。汉高祖灭秦,得无疆之七世孙摇,复以为越王,使奉越后。

民国十三年(1924)甲子岁姚星吾撰《欧阳氏族谱原委序》:尝读《史记·世家》按:欧阳氏,本颛顼之后,夏禹王之苗裔也。传五世,至帝少康,封庶子无余于会稽,使守禹祀。历夏、商、周,传二十余世,至无疆,为楚威王所灭。无疆子蹄复受楚封。居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侯,子孙遂以为氏,此欧阳氏因封受姓之所由来也。然其后,最显而可考者,在汉则有东越王摇,在晋则有冯翊太守建,在南齐则有屯骑校尉宝,在梁则有征南大将军、穆国公頠,在唐则有弘文馆学士、银青光禄大夫、开国公询,刑部侍郎、金紫光禄大夫通,在宋则有观文殿大学士、兵部尚书知青州军事、文忠公修。

《路史》“欧条”上记载说:“越王无疆次子,封乌程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  《唐书·宰相世系表》云:“夏少康庶子封于会稽,至越王无强,为楚所灭,无强子蹄,更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遂以为氏。”  《元和姓纂》载“瓯:东瓯王之后”。  欧阳六宗世次总歌选段: 因封受姓曰欧阳,道德文章百世芳。上溯黄帝及大禹,禹第五世名少康。 庶子无余封会稽,二十余世至允常。常子勾践封越霸,传衍六世乃无疆。 伐楚楚伐族属散,子蹄封欧余山阳。苗裔因之为姓氏,五世名摇汉封王。

晋江龙湖欧阳氏寻根  一代无壬——二代夫谭——三代允常——四代勾践——五代鹿程——六代不寿——七代州句——八代翳——九代诸咎——十代无颛——十一代玉公——十二代恒公——十三代朝公——十四代睦公——十五代无诸——十六代摇公——十七代涿公——十八代郢公——十九代攀公——二十代迹公——廿一代高——廿二代天支——廿三代地余——廿四代政公——廿五代襄公——廿六代翕公——廿七代复公——廿八代建公——廿九代质公——卅十代成公——卅一代晋公——卅二代启明——卅三代乾公——卅四代焕公——卅五代睿公——卅六代景达——卅七代僧宝子三危盛邃——卅八代危公子二纥约、盛子护、邃子二宪直——卅九代纥公子四询亮德器、直子三员哲真——四十代询公子四卿肃伦通、员子韶——四十一代通公子三幼明幼主幼咸  注:上述福建欧阳氏谱中, 十一代玉公——十二代恒公——十三代朝公——十四代睦公——十五代无诸,是闽越系的,而摇本为东瓯国君,为何放到闽越系中去,原来摇是三越首领,史书也称闽君摇,应是抗秦战争从东瓯退入闽地的结果。由此可见闽越国也是欧阳氏。  根据广东新会《区渭泉祖家谱》记载,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伺奉大禹的宗祠,因为夏禹埋葬在这里,食粟于欧山,因而以“欧”为姓。  欧阳氏绝对是早于蹄之前就有的。

越国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