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翅目家族昆虫多为体型较大的昆虫,其前翅为覆翅,后翅呈扇状折叠。该目昆虫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其后脚较发达,极善于蹦跳。这类昆虫包括蝗虫、螽斯、蟋蟀、蝼蛄等,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世界已知种类有18000余种,中国已知800余种。
粗看直翅目昆虫
直翅目昆虫体形差异大,体长在4—115毫米范围内,小型种类数量较少举岁。其口器为典型的咀嚼式口器,多数种类为下口式,少数穴居种类为前口式;上颚发达,且强大而坚硬;有多节的长触角,多数种类的触角呈丝状,有的触角很长,长度可长于身体;还有少数种类的昆虫触角为剑状或锤状。直翅目昆虫前翅较狭长,停息时会覆盖在体背;后翅膜质,臀区宽大,停息时多呈折扇状纵褶于前翅下,翅脉多平直,还有些种类的翅退化成鳞片状。该目昆虫前脚和中脚都适于爬行,后脚发达,适于蹦跳。多数种类的雄虫具有发音器,如螽斯、蟋蟀、蝼蛄等都是以左、右翅相互摩擦发音,而蝗虫则是以后足腿节内侧的音齿与前翅之间相互摩擦发音。它们发音主要为了招引雌虫,雌虫是不发音的。美妙的生活史
直翅目昆虫的生活史因种类和地区而异,有一年一代的,也有一年两三代的,多以卵越冬,到来年的4、5月份开始孵化。成虫和若虫的形态和生活方式都很相似,若虫一般4—6龄,在发育过程中触角会有增节的现象,触角的增节多少和翅芽的发育程度是鉴别若虫龄期的重要依据。该目昆虫具有明显的性二型现象,这体现在虫体的大小和有无发音器等特征上。此类昆虫多为植食性,有少数是肉食性、陆栖性,一般生活在地面上。它们多数是正运睁在白天活动,尤其是蝗科,日出以后多活动在杂草丛中。而生活在地下的种类,如蝼蛄,它们多在夜间到地面上活动。名副其实的大害虫
直翅目昆虫多数是植食性的种类,其中有很多是农业上的害虫。东亚飞蝗,它会严重危害农作物;西伯利亚蝗会严重危害草原上的牧草;黄脊竹蝗和青春竹蝗则严重危害竹林;还有危害甘蔗和水稻的蔗蝗和稻蝗等。螽斯总科的棉斑草螽严重危害棉和甘薯,日本宽翅螽斯和绿螽斯危害柑橘、茶、桑树、杨树和核桃。蟋蟀总科的花生大蟋危害花生、大豆、绿豆、芝麻、甘蔗、瓜类、蔬菜和棉苗,油葫芦危害作物的叶、茎、枝、种子或果悄举实,有时也危害花生的嫩根或茶树的幼枝。蝼蛄总科中常见的非洲蝼蛄和华北蝼蛄,两者都严重危害小麦、玉米、棉花、烟草、蔬菜和树苗,它们咬食播下的种子,尤其是刚刚发芽的种子;也有咬食作物的根部,使幼苗枯死或生长不良的。它们夜间在地面活动的时候,还会继续危害作物,主要咬食靠近地面的嫩茎,常会将幼苗咬断。由于化石材料的积累,目前对于直翅目昆虫的起源和系统,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结论。有说法认为直翅目昆虫起源于石炭纪的原直翅类,到中生代演化成两个主要的分支,一是现存的长角类群(如蟋蟑类、螽斯类),一是现存的短角类群(如蝗类)。
螽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