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容抛撒东西或大雪纷飞的样子。
天女散花(tiān nǚ sàn huā)
天女散花,是中国古代的一则典故,同时也是一个成语与传说。以该典故衍生出来的京剧、黄梅戏、壁画比较多。“天女散花”一词原本来源自佛教中《维摩诘经·观众生品》里的一则故事。讲述天女百花仙子散花来试菩萨声闻弟子的道行,花则于菩萨的身上落去,则到了弟子身上花便不落。寓意为天女散花的景象如同大雪漫天飞的样子。又示意为天女散花,把鲜花撒向大地,用鲜花来点缀在山林与草树之间。
相关记载:
唐、宋之间《设斋叹佛文》:“天女散花,缀山林之草树。”
明·曹学·《蜀中名胜记》·卷二:“(成都)东城楼,即散花楼也……。”
《舆地纪胜》:“散花楼,隋开皇建,乃天女散花之处。”
佛经,《维摩经·观众生品》略云:“维磨室中有一天女,以天花散诸菩萨,悉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身不堕,天女曰结习未尽,故花著身。”
寓意:“天女散花”又叫“仙女散花”,寓意春满笑祥人间,吉庆常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十六:仙女云中飞舞散花。
【详细解释】
释义:原为佛教故事。天女散花以试菩萨和声腔稿闻碰圆搏弟子的道行,花至菩萨身上即落去,至弟子身上便不落。
寓意:后多形容抛洒东西或大雪纷飞的样子。
出处:《维摩经·观众生品》:“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示例:天女散花,缀山林之草树。(唐·宋之问《设斋叹佛文》)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抛洒东西。